1.外部性影响市场调节对卫生服务供给和资源最优配置的效力由于公共产品具有的正外部性,主要由政府提供,使私人市场的竞争非但不能提高供给效率,还容易出现市场供给不足。而且,伴随着政府职能弱化和卫生服务的市场化,更容易造成具有正外部性的公共卫生产品供给不足,如公共预防,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缺乏有计划地开展慢性非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此外,具有负外部性的公共产品过度供给,如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也导致卫生资源配置的扭曲和效率的低下。总的来说,由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外部性,使得市场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导致了卫生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
2.卫生垄断阻碍了医疗服务的有效供给,使疾病经济负担增加并使卫生技术进步缓慢从宏观层面上讲,首先,目前在我国的医疗市场上存在的医院主要属于公立性质,享受国家财政补贴及政策优惠。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处于垄断地位,使得私立医院很难进人市场,即使进人也很难生存。这样,公立医院缺乏竞争和激励机制,容易造成效率低下。其次,表现为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存在医生进人障碍。再次,由于医疗服务市场的区域性,患者一般都有就近倾向,为区域医疗机构垄断提供可能。
从微观层面上讲,首先,由于医疗服务产品具有异质性,增加了患者的选择成本,限制了患者的选择范围,弱化了卫生机构之间的竞争环境。
再加上医患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以及患者对医生的依赖,使医生天然处于垄断地位。其次,不同卫生服务产品的可替代性和竞争性不同,使一些卫生机构即便是在低质、低效、低量的前提下,也能获得超额垄断利润,从而限制了市场竞争的作用,抑制了它们通过提高医疗服务技术来增加收入的动机,降低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和卫生福利水平,致使卫生技术进步缓慢。此外,实际上,由于交通和信息便利,人们看病开始转向具有优质资源的大医院,导致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而由于国家价格管制,进一步弱化了大医院依靠新技术、新设备来收取更高费用的动机,在某种程度上也不利于医疗技术的进步。
3.市场竞争会导致享受公共卫生服务的机会不平等,进而产生收入不平等的恶性循环卫生服务市场是以支付意愿和能力为基础配置卫生资源的,卫生服务的分配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首先,从收入角度考虑,高收人者由于具有高购买力,且对医疗服务质量有较高要求,从而具有高的健康水平,并形成高水准的人力资本,由此获得高收入而形成良性循环。对低收入者而言,卫生服务只能是高需要、低有效需求,可能会导致低的健康水平,影响生产能力,从而影响收入水平,形成恶性循环。这两种循环导致卫生服务分配的不公平扩大,健康公平问题突出。其次,从城乡卫生资源的分配来看,大医院多集中在城市,医疗资本以及医生人力资本也逐步向城市转移,在限制小医院发展的同时,从就医可及性方面考虑,也不利于欠发达地区人们的身体健康。
4.市场调节不能有效解决宏观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与总量平衡问题目前,中国的卫生医疗机构多是公立性质的,属于事业单位,卫生部门设置重叠与卫生资源浪费并存,缺乏竞争意识,普遍存在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低的问题。不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认识多数还停留在“重治疗、轻预防”层面,即使医生对预防有更为全面、重要的认识,但出于在市场竞争中收入的考虑,仍然强调治疗,而医院为了提高自己的接诊量,增加营业额,也倾向于忽视卫生预防的重要作用。“重治疗、轻预防”某种程度上是对医疗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公民身体健康。
同时,由于需求不足,造成乡级以及基层社区卫生资源闲置,许多乡村医疗机构存在着生存问题。因此,市场调节难以有效解决宏观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总量平衡。
5.医疗服务市场价格规律失灵,价格难以发挥调节作用在经济领域,价格规律是竞争市场中实现均衡、发挥市场优势最重要的机制,经济越发达,越要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而医疗服务市场却很难完全遵循这一规律。因为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是一种刚性的需求,患者需要的医疗服务不是由医疗收费的价格决定的,而是取决于病人所患疾病的种类、严重程度。对于一般医疗服务而言,它的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都较小,很难在市场上通过价格杠杆实现调节供需平衡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更多资讯可直接登录保险在线商城(www.cpic.com.cn),保险在线商城期待您的光临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