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去电影院了,最近又重温了星爷的系列电影。主角光环闪耀,黄袍加身,星爷当之无愧喜剧电影第一人。
光环之下,捧哏的达叔虽黯淡了许多,但说之为“黄金搭档”也不为过,两个人组合在一起总是笑料十足,令人捧腹。
如今的重疾市场也是如此,闪耀着康惠保2.0、超级玛丽2020max、钢铁战士1号、横琴优惠宝等一大批的明星选手。
这些消费型的重疾,可以用极低的价格买到极高的保额和不错的保障。
唯一遗憾的是这些明星选手均为单次赔付的重疾产品。
一旦我们想要选择多次赔付的重疾,就必须绑定身故责任,保费会拉升不少,性价比就没有那么的高。
这个问题在此前没有解决方案。不过,今天光大永明送来了一个“达叔”,重疾险的“黄金搭档”正式出道!
和普通的重疾产品相比,惠加保最大的不同在于首次重疾是不赔的,只赔付后续的2~6次。
对于首次重疾,惠加保的条款对应“豁免权益”,简单说就是首次发生重疾之后,后续保费免交,保障依然有效。
惠加保的形态也十分简单,去除了前症、轻症、中症、癌症二次赔付、心血管二次赔付等等网红重疾常见的配方。
惠加保只保留重疾这一极简的保障,从而带来极致的保费性价比。
30岁男性,每年仅需1000多元就能买到保额为30万的额外5次重疾赔付。
惠加保在产品形态上舍弃这些走的才是正道,否则,保障重合,毫无意义,只会导致保费虚高。我还给大家推这款产品,岂不是变成割我自己粉丝的韭菜,收取大家的智商税?
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单次赔付的重疾想要达到多次赔付的效果,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附加癌症责任,要么附加心血管责任。
从大数据上看,癌症和心血管的确是最高发的两种重疾,而且也容易复发。问题在于,其它的重疾就可以不管了吗?
人体最高发的有六种重疾,这六种占到了重疾理赔的95%以上,而癌症和心血管只占其二。如果想要更全面的保障,在此前我们只能选择多次赔付的产品。
但多次赔付重疾险势必会绑定身故责任,身故责任一绑定,最直接的体现是保费拉升。
这就存在一个悖论。那些对返还没有执念的朋友,没有办法用更少的钱做到更全面的保障。
而惠加保这一黄金搭档的出现,直接打破了这个悖论。纯消费型重疾+惠加保的组合方案给大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保险购买思路。
以康惠保2.0搭配惠加保(以下简称“康加”)对比 嘉多保 为例:
每年节省的1125元足够购买一份保至60岁保额100万的寿险,相当于同样的花费不仅买到了超额的保障,还买到了额外的百万身价。
上面的对比并非否定嘉多保,嘉多保自身的优势也很明显,它的身故责任不受年龄限制。
如前文所说,惠加保的出现,让重疾的市场更加的多元化,咱们普通消费者的选择也更加多元。
2017年大陆才推出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当年弘康人寿打出像“守护大雄一样守护你”的slogan。六次赔付的重疾“哆啦A保”,一时风头无二。
遗憾的是,经常有用户跑过来问我,之前买的重疾出险了,只能赔一次,后续没有保险裸奔怎么办?
一旦重疾出险了,大家感受到了保险的好,不仅钱给够,还赠送就医绿通服务,想要再买一份安心我也能理解。
只不过,重疾产品对于出险过重疾的群体从来都是搞一刀切的,以后基本就告别商业健康险了。
另外,还有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得过一次重疾之后,相比普通人,再罹患重疾的概率也大大提高了。
重疾之所以称之为重疾,这个“重”既在于疾病本身的“治愈率”,还在于它对整个人体免疫系统的摧毁性。
重疾的恢复期是漫长的,还可能伴随着复发和较为严重的后遗症。
我们没有办法预料到未来的一切,但我想,未雨绸缪,提前准备,才是多次赔付重疾的核心价值。
去年光大永明达尔文超越者不含身故版本下架还历历在目,毫不夸张的说,纵然互联网保险迭代的速度很快,但不含身故的达尔文超越者仍然占有一席之地。
遗憾的是,光大永明50万保额的投保政策直接捆住了咱们用户的手脚,这导致很多买了达尔文超越者的用户,看到后续推出的六次赔付重疾嘉多保想买却被强行被踢下了车。
老王去年在下架之前买了30万的达尔文超越者,后面想上车嘉多保,准备再投保30万,但却遭到保险公司保额限制,无法投保成功。
这个案例里面,老王在光大永明的累计保额达到了60万,大于保司50万的阈值,因此投保失败。
老王要么选择投保20万,要么就只能换其它公司的产品。
如今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终于要得到解决了,无论此前买了多少保额的达尔文超越者,这一次的惠加保都能买到最高保额50万。
我帮大家测算了一下,30岁男性买30万保额30年缴费保至终身仅需要1413元。
总而言之,惠加保这一重疾险”黄金搭档“的出现,对于咱们消费者来说算是重大利好。我们的选择更多元了,同样的保障保费也更低了。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