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两名空姐跪拜祈求航班“正点”的照片走红网络,这种带有恶搞性质的举动,恰恰反映了如今航班的延误已成常态。就在上周,受到华东地区大范围持续雷雨天气影响,上海浦东、虹桥两大机场的大批航班出现不同程度的延误,不少航班延误超过5小时。由于部分到达航班备降浦东机场,一些要去虹桥枢纽转乘高铁的旅客误了车,只能连夜办理改签手续。部分乘客情绪激动,与机场地勤人员发生冲突。如此频繁地发生航班延误,乘客希望得到一个相对合理的赔偿。
最近,互联网上的一条消息引发网友热议,“20元购买航空意外险,飞机延误就能获得赔偿”,这是真的吗? 20元的航空意外险,其实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最早在04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但是为什么一直没有收到大家的注意呢? 20元的航意险,从购买到理赔都是挺复杂的程序的,这也是很多消费者放弃它的原因吗?
包华:一方面自己在保险、投保的过程中有相互的覆盖了,觉得没有必要再去买一份航空意外险,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也没有做特殊的广告宣传,大家对这件事不太关注,现在提出来可能是个别网友自己有过这样的理赔经验,给大家做一个推荐。对于没有提供这样的服务的航空公司和没有提供这一服务的保险公司来说,恐怕就会存在差异化的处理了。
如果就意外而言,我认为没有必要去买它,因为很多消费者已买的保险中已经有相关领域的覆盖了。如果就延误角度而已,延误的损失不是几百块钱,还不如航空公司把资源释放给我,让我觉得这个延误还可以等待可能会更好。
国家现在确实没有统一的补偿和赔偿的方案,大部分的航空公司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订的相关的措施和方案。目前我们只能依照航班延误经济赔偿的指导意见来提出赔偿或者补偿要求,但是因为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航班延误,各航空公司应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做的一些相应的补救措施。
在航空保险中,航空意外险是离普通乘客最近的险种,最高保额为200万元。保险金额按份计算,保费每份20元,每份保额20万元。同一投保人最多可以买10份,即最高保险金额为200万元。保障时间是从意外伤害发生之日起180天以内。
航空旅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以下简称“航意险”),因性质属于人身保险,最初仅由人寿保险公司经营。2002年《保险法》第一次修订后,财产保险公司也开始经营。在人身保险的保费总量中,估计航意险所占比重不到1%,但市场相当混乱,其表现,一是手续费居高不下,可达80%以上;二是假保单泛滥,由于多年没有发生空难事故,假保单往往不能在索赔时被发现。
总之,乘坐飞机的人,即使不购买任何保险,也并非没有保障,航意险的意义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大。航意险也并非不可替代。需要保障的人,并非只需要航空意外保障,也需要其他意外保障,购买一年期意外伤害保险要比购买航意险划算得多。虽然飞机的意外事故概率比汽车低得多,但发生空难事故时,乘客生还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不经常乘坐飞机的人,还是认为有必要购买单次航意险。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航意险还是应当存在。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