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今年1月的时候,江苏将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机制由“财政补偿”转为“保险补偿”。那一类疫苗保险到底应该怎么买?该怎么得到补偿?下面,小编为您一一介绍。
一类疫苗包括哪些种类
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梁亚琼副科长告诉媒体人,通常我们接种的疫苗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就是指政府免费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规定受种的疫苗。用于0-6岁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的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二联减毒活疫苗、A群流脑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麻腮风减毒活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肝灭活疫苗、白破疫苗共11种23剂次。而第二类疫苗就是我们常说的自费疫苗。
疫苗保险到底能赔多少
梁科长介绍,今年1月1日以前,如果适龄儿童因为接种第一类疫苗出现了经过鉴定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主要由各级财政资金进行补偿。从2016年1月1日开始,政府建立了基础补偿+补充补偿相结合的综合补偿机制,也就是说政府为每一名受种者,在江苏省内具有资质的预防接种单位接种第一类疫苗购买了基础保险,同时鼓励受种者家庭本着知情、自愿和自费的原则再购买补充保险,以便获得更高水平的保险补偿。补充保险面向不同层级的消费者,设定了396元/6年、600元/6年和900元/6年的3个层级,赔付金额也从2万元到80万元不等。同时,居民自费购买补充保险后,还可激活政府赠送的额外保障,这样一旦出现异常反应身亡和免疫失效也可以赔付4万元到70万元不等。
如发生异常反应如何赔
梁科长介绍,接种疫苗安全性极高,可以放心为儿童接种。但由于疫苗固有特性及受种者个体差异,总会有极少数受种者发生偶合反应或异常反应。但大多数异常反应表现轻微,严重异常反应极少发生,这是目前国内外都无法解决的问题。若儿童接种疫苗后发生疑似异常反应,家长需立即与接种单位联系,由接种单位进行报告,市或区疾控中心根据相关规定对除明确诊断的一般反应(如单纯发热、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等)外的其他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组织专家组进行调查诊断,并出具调查诊断书,保险公司将根据调查诊断结果作出相应的补偿。
此外,目前对于第二类疫苗接种所发生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仍采用原渠道即经过鉴定后由疫苗生产厂家进行补偿。
提示:江苏省实行的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充保险分为3个层级,赔偿金额最高为80万元,保障范围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等,赔偿的话,家长只需将异常反应告知接种单位即可。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