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的4月2日被确定为世界自闭症日,旨在提高人们对自闭症的认识和关注。近日,有消息称,自闭症诊断测评被纳入我国基本医疗保险支付项目,将有效解决这类孩子家庭的经济负担。
从自闭症治疗重镇、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获悉,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并非终身不愈,成年后有20%~30%的患儿可以具备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近日,自闭症诊断测评被纳入我国基本医保支付项目。
日前,人社部、国家卫计委、民政部、财政部、中国残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要求各地在6月30日前将“康复综合评定”等20项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据自闭症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教授介绍,新增项目中包括了针对6岁以下疑似孤独症患儿的“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ADI)测评”。邹小兵表示,这次被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是以医生和患儿家长访谈的形式,了解孩子的症状,通常耗时一小时以上,经验不多的医生甚至要花费两三个小时。我国被联合国认定为“自闭症治疗资源短缺地区”,这一诊断测评方式在国内开展得并不多。
“诊断测评被纳入医保对家长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但受惠面有限。”邹小兵呼吁,国家尽快将康复治疗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据悉,广州经常接诊来自全国各地的患儿,不仅外地病人求诊困难重重,本地患儿也要排队多时。以邹小兵为例,现在挂他的预约号,最快也要排到半年后。据悉,中山大学正在开发“自闭症儿童电子康复平台”,该平台借助权威专家的经验和国外通行的诊疗方案,开发出一套自闭症患儿居家康复训练的方案。邹小兵透露,目前万事俱备,只欠启动资金。
提示:此次人社部、国家卫计委、民政部等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将诊断测评被纳入医保,对于广大家长来说是一件大好消息,但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此举受惠面有限。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