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保险都是骗人的,给人印象很不好,都厌烦保险公司。主要是在以前保险把很多人坑了,但是如今保险有保监会监管好了很多,中国人一直都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讨厌保险公司。可一旦有病住院首先问的就是有没有保险?比较可笑。这块你必须自己调解,你自己认同保险公司了,也就对他们所说的话没有任何影响。
保险公司究竟是怎么赚钱的?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很有自己的看法:
“还用说?保险公司都是靠骗人投保赚钱的。”(最多人认为的)
“说白了,就是非法集资。”
“这不赔那不赔,可不赚?”
……
今天就给大家普及一下,其实主要靠三方面:1、利差益,2、死差益,3、费差益
1、利差益
即保险条款预定的利率与保险公司实际投资收益之间的差额。
比如保险公司最爱推销的储蓄型保险,也就是那种把保险功能和储蓄功能相结合的产品,比如分红险、返还险。
这种保险产品卖的很贵,保额又很低,但每年有利率或分红。
比如他们通常在游说你购买保险之前会给你看一张收益率很高的演示表,比如每年3%的收益(其实是按最高收益来演示)。
当你买了这份保险之后,保险公司就会拿你的大部份保费去投资别的,如果收益超过3%,超出部份就属于保险公司的利润了,就这叫利差益。
2、死差益
即保险条款预期的赔付额与实际的赔付额之间的差额。
比如保险公司在设计某款寿险产品时会参考生命表来定价,并预定发生率,比如预期每一万人会有一百人死亡。
但是产品卖出去之后他们统计发现,每10000个客户只挂了60人而不是100人,所以少挂了40人就是少赔了40份钱,那么省下来的这个成本就叫死差益,就属于保险公司的利润了。
3、费差益
即保险条款预定的费用和保险公司实际发生的费用之间的差额。
一家保险公司新设计出一款产品出来之后肯定是要有各种广告费运营费维护费等,这些都要用到钱的嘛。所以每款产品上市之后,公司都会先预定出一个费用。比如200万。结果呢,最后发现总共才用了180万,那么省下来的20万就算收益费差益,就属于保险公司的利润了。
因此,最理想的状态下,保险公司要赚钱就要实现:
利差益=实际投资收益率>预定利率
费差益=实际费用率<预定费用率
死差益=实际死亡率<预定死亡率
目前,在保险公司实际的运作中,特别是寿险公司,利差才是其收益的主要来源,其次才是死差、费差,而且大部分公司都是接受死差损和费差损的。
以上差不多就是保险公司的基本盈利模式了。其实这三块的费用设计是非常非常复杂的,保险公司的幕后功臣是精算师,因为每款保险产品都是出自精算师之手,所以他们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之一。
至于那些臆断保险公司是通过恶意拒赔来获利的想法是不对的哈,因为保险公司不会干这种事的,而且它上面还有银保监会监管呢,保险公司绝对不会坑蒙拐骗百姓的。
那些担心保险公司会故意不赔的伙伴麻烦可以安心的坐下了。
小益小结:如今的每个人生活多多少少与保险有关系。如果保险是骗人的,那么你就是被骗了无数次。比如我们购买某电器,那么该电器就附加了财产险,会看到有中国人民保险等的字样;比如有车就要交交强险;比如只要有工作就象征着要交社保,小孩上学就要交医保等等……
虽然有很多保险是强制性的,但你不能说保险是骗人的。如果是骗人的,那么整个社会分工都是骗人的。我们之所以认为保险是骗人的,主要是因为商业保险的存在,而商业保险出于商业行为的利益关系,也就难免存在利益冲突,比如保险业务员为了获得较高的收入,存在误导投保人的行为。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