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很多人并不熟悉。事实上,它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全球每年约320万人因此死亡。在中国,慢阻肺已成为最致命三大健康杀手之一,死因排名单病种第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的慢阻肺的患病率达8.2%,目前约有4000万慢阻肺患者。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空气污染、吸烟等因素的影响,慢阻肺的患病率仍在上升。那么,怎样预防、治疗慢阻肺?
1、症状轻微仅25%的患者曾就医
慢阻肺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随着病情进展,肺功能会逐渐下降,最终导致死亡。然而,这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常见病,却仅有25%的患者就过医。这与慢阻肺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有关。
早期慢阻肺的症状通常比较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如呼吸困难等。当气道畅通率降低50%以上,才会有明显的气促感。绝大部分的早期的慢阻肺患者没有主动就医,直到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明显的症状时再进行干预,此时,患者的肺功能往往已经明显受损。而晚期慢阻肺的治疗效果较差,死亡率、致残率和再住院率都很高。
2、早期治疗可改善肺功能
无症状=不用干预吗?
慢阻肺患者的早期肺功能下降更为迅速,若能找到有效的方法对早期的慢阻肺患者进行干预,不仅可以及时防止肺功能的快速减退,还可以减缓疾病的进展速度,减少疾病发展至晚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巨大痛苦和负担。
3、吸烟、油烟暴露重 属高危人群
目前,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吸烟、生物燃料、大气污染是慢阻肺发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常处于高危风险下的超过40岁的人群应排查慢阻肺:
长期抽烟的人群;
长期暴露在厨房油烟,尤其是使用生物燃料的的人群;
长期接触粉尘的人群;
长期处于重度空气污染地区的人群等。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做饭时一定要开抽油烟机,而且别做完饭马上就关,油烟的散去需要时间。此外最好少用煎、炒、炸,多用蒸、煮等低油烟的健康烹饪方式,不仅有益肺部健康,对全家的饮食健康也有裨益。
反复出现咳嗽、咳痰、气喘的人群,应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做肺功能检查,争取尽早诊断并开始治疗,切莫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除此之外,对于长期慢阻肺高危人群建议入手一份医疗保险,最好能覆盖各种疾病,不限社保目录,这样治疗的报销费用才是为健康提供有力的支持。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