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钱的长途汽车意外保险,会有多少人在意?但如果乘以每年几十亿的客运量,问题就远远不是那么简单了!《保险中介》杂志记者调查发现:在看似无关紧要的“两元保险”背后,隐藏着一条巨大的灰色利益链条。
“被保险”的乘客坐过长途客车的人,相信都有这样的经历:到窗口买票时,总会以高于票面两元块钱(有的高一元,有的高三元,以两元的居多)的价钱买到车票。这多的两块钱,就是用来保险的,其全称为“乘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简称“乘意险”。
疑点一:没有乘车日期、开车时间、到达时间和车次的信息,没有票价,没有座位信息。没有座位信息怎么确定乘客的座位在哪里。
疑点二:被保险人信息一栏为空缺;疑点三:投保人签名为空缺;被保险人签名为空缺;日期为空缺。无独有偶,在《保险中介》杂志记者取得的另一张保险凭证中同样也有以上疑点:票面信息显示的是“乘客人身意外伤害综合保险保险单”由保险所制。同样,被保险人为空(用XX代替);身份证号位空(用XX代替);受益人为空(用XX代替)疑点四:第一张保单意外伤害(身故、残疾、晒烫伤)为50000,意外伤害医疗为2000;第二张保单的意外伤害保险金额为10000元整,意外医疗保险金额为3000元整。疑点五:第一张保单的保险费为2元;第二张保单的保险费为1元。“没有个人信息合同是不存立的。我国《保险法》的第十八条就做出了明确规定。”
对此,《保险中介》杂志法律顾问曾祥斌认为,根据《保险法》的要求,保险合同必须清楚的标明保险人的名称和住所;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以及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他认为:以上两张保险合同是否有效,值得商榷,因为合同根本没有达到《保险法》所规定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以上两份保单不仅没有严格按照《合同法》和《保险法》的要求来做,更重要的是投保人签名和被投保人签名都没有,从《合同法》的角度来讲,这两份合同的流程都没走完,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两点需特别注意“尽管2元保险只是一种"附属补偿险",但是一旦发生事故,还是能够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这也是减少损失的有效手段之一。”
上述车站负责人表示。他同时提醒购买保险的乘客,一定要注意电子保单是分上下两联的,上联保单由乘客保存,下联回执单需要签上名,放入售票大厅的保险回执箱中。但现场买了保险的人,大都不知道要将回执留下,都是直接将保单、车票直接揣兜里带走了。“大家一定记得在回执单上签名,然后将回单投入回执箱。否则,保险公司很难认定乘客是否乘坐当天当班客车,在理赔中可能会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另外,相关知情人事透露,现在车站规定1.2米以下儿童可以免票乘车,这也意味着1.2米以下儿童不在“座位险”承保范围内。由于车站实行一位一险制,很多时候保险是跟车票捆绑销售的,所以家长也不能为1.2米以下儿童额外购买2元人身意外险。所以,该人士建议,乘坐普通交通工具携带小孩出游的家长,可以先在保险公司为孩子上一份单独的交通意外险。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