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走走停停”的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 日前,第25届全国机动车辆保险人联席会在长沙举行,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会上强调,要把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的制定权交给保险公司,把对商业车险产品和服务的选择权交给市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引导保险公司在价格、服务、品牌、管理、渠道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竞争。 保费与风险“正相关” “目前,车险费率的厘定是以新车购置价作为重要定价因素,仅与座位数、车龄等相关,保费与风险程度的相关度不高。”一位参与车险联席会议的保险公司负责人告诉小编,未来车险费率制订将充分考虑车型和驾驶人的因素,让车险费率更公平,即“高风险高保费、低风险低保费”。 实际上,尽管这种精细化的费率厘定机制在我国尚属新鲜事,但在国外,这种与车型以及驾驶人等多种因素挂钩的做法已经非常普遍。一位外交官在向小编讲述他在美国购买车险的经历时说:“初到美国,我只有25岁,单身,持有驾照不满两年,所开汽车是一辆二手越野……总之各方面的迹象都表明我是个高风险的保险客户,因此第一次购买的车险费率非常高。但是仅仅半年之后,由于我的驾驶记录良好,保险公司就大幅降低了我的车险费率。” 当小编问及以往的“保额定价”与此次费改的“车型定价”有何区别时,中国某财险精算部和产品开发部总经理陈文辉告诉小编,国外讲到车型定价,是说按照风险高低将车型分类,确定费率系数,而不是用车型替代保额。有必要强调的是,保额是不能替代的,虽然表面上是车型,背后在计算保费时对应的还是保额。至于保额是新车价还是实际价值,对保费没有影响。因为保费是由风险保费决定的,是基于赔付成本的,不会因为保额确定方式而有所变化。 “三高”车型难免涨价 今年4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零整比”报告称,“零整比”是指汽车所有零配件价格之和与其售价之比,在对市场上销售量较大的多个车型进行测算后,这一系数最高的是北京奔驰C级某车型,高达1273%,这意味着更换这款车的全部零配件所花费用可以购买12辆新车,而系数最低的是271%,与最高者高低相差了4倍多。除“零整比”之外,不同车型的出险率差别同样很大,如雷克萨斯某系车型出险率超过80%,而精灵SMART出险率不到35%,出险率相差超过一倍。赔付率方面,北京奔驰C级赔付率高达近150%,而长安奔奔赔付率仅为60%左右,相差两倍多。 “这就造成了一种不合理的现象,即同样车价、同样损失程度情况下,零整比、出险率和赔付率三高的车型获得了比其他车型多得多的赔付。”一位保险业内人士告诉小编,“三高”车型往往是高价豪华车型,按照现行车险定价方式,他们并没有支付更多的保费,而那些多出的赔款,都来自于那些低“零整比”、低出险率和低赔付率车型,存在明显的“劫贫济富”现象,这显然有悖公平原则。此次车险费率改革将充分考虑车型因素,将零配件价格、出险率、赔付率作为定价的风险因子,这三个风险因子的差异将直接影响保费标准的确定,更能体现公平合理的原则。 “简单说来,三个风险因子都高的三高车型,其保险费率也将大幅度上涨。而这也意味着,低风险的好车主们有望迎来自己的又一个春天,他们再也不用为高风险的车主们买单了。”上述业内人士如是说。 “七折限令”终被打破 值得关注的是,在现行车险条款下,频繁出险的车辆与长期不出险车辆间的保险费率差异不大。按照相关条款规定,各保险公司大都执行“一年不出险,保费降至81%;3年不出险降至70%”的规定,即70%是保险公司可以给客户的最高优惠。 “有数据显示,近80%不出险的低风险客户的保费,用于支付赔偿了20%左右常常出险的高风险客户。”某财险相关负责人告诉小编,车险费率改革后,出险理赔和违章记录将成为重要指标,而车险费率将打破现行70%折扣限制,给安全驾驶记录良好的车辆以更大的折扣优惠。反之,安全记录差、经常出险的车辆可能面临保险费率的大幅上涨。 业内专家指出,现行的车险费率结构存在不公平和不合理问题,低风险客户的车险费率反而偏高,保费与其风险状况不相匹配。改革后费率与风险挂钩,“三高”车型费率上涨,低风险客户的保费将有望降下来,这些都使得车险费率更加公平合理。于车险消费者而言,想省钱也有途径,安全驾驶、提高车辆的可维修性都会降低其车险费用。可以这样说,只有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保险公司才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保险产品,使商业车险的保障范围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合理预期,价格能够为消费者所接受,理赔服务水平也将因此而不断提升。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