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费率市场化提及多年一直未被落实。昨天,这一说法终于由保监会表态定性:将逐步扩大险企车险费率拟定自主权。未来,被许多人诟病的以新车购置价等因素确定的车险定价模式将最终有望实现品牌车型差异化定价。
车险费率市场化是针对目前车险的高保低赔、全险不能全赔等广为诟病的现象。目前,市场上仅有的ABCD四套商业车险产品,定价模式主要参考新车购置价等因素,相对比较单一。
昨天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毫不客气地指出,现有模式存在三大问题:首先是保险监管机构、保险行业协会和保险公司的定位不清晰,二是保险公司主动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内在动力不足,三是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的合理调整机制缺失。
针对于此,保监会决定启动车险市场费率化,未来车险费改的实施步骤将分三个阶段(详见上图)。
记者了解到,此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已经开始对部分车型的“零整比”进行公布。所谓“零整比”系数,即车辆全部零配件价格之和与整车销售价格的比值,系数越高代表零配件定价越贵。
这也是为车险费率市场化准备的一步。据中保协相关人士透露,作为和零件价格相关度最高的车损险,可能是市场化改革的“第一刀”,车险费率市场化之后,不同车型的零整比将主要影响车损险的定价,“零整比”系数越高,赔付成本越高,相应保费就可能越高。而现行的车损险费率中恰恰缺少对车型的风险因素考虑,仅与座位数、车龄、新车购置价因素相关。
不过,这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已经测定的“零整比”不过涉及20多个车型,远不能囊括市面上所有车型。目前在我国,车型名称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编制标准或命名规则,这导致保险精算无法准确测算其风险等级,车型定价也不能实现。而精确梳理和登记各个车型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
虽然艰难且路远,但费率市场化总算迈出了政策定性的一步。对于消费来说,未来费率市场化意味着将来可以“险比多家”,而不是简单地在ABCD四套模式中选择一个。也意味着保险公司为了争取客户,将采取更为合理的定价模式。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