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祸从天降,李师傅就遇到了这么一件悲剧事儿。在南京一公司当司机的他,工作就是负责运送货物。2011年8月的一天,他开着公司新买的货车,准备运送一批货到栖霞某工地。李师傅是老司机了,一路上十分顺利。然而,眼看就要到目的地了,一辆重型货车抢黄灯后迎面冲来,李师傅避让不及,两辆大货车“砰”的一声撞在了一起。两者车速都不慢,事故十分严重,李师傅差点送命。由于猛烈撞击以及被变形的驾驶室挤压,导致他头部受伤,身上多处骨折,一度失去了知觉。经过抢救,总算是保住性命,不过他的腿脚却自此不太灵活。经鉴定,他的伤残等级达到九级。同时,根据交管部门出具的事故认定书,对方车辆驾驶员王师傅负主要责任,李师傅负次要责任。事发后,李师傅将王师傅,其车辆所挂靠单位、南京某建设公司,以及车辆投保的某保险公司起诉到法院,要求赔偿24万余元。
事后,虽然肇事方进行了赔偿,可问题却接踵而至。原来,李师傅所在的公司很快就发现,车子虽然修好了,但车辆性能却大不如前。车子开不动,自然影响了工作效率。为此,公司决定将车卖掉。然而,买家一听出过这么大的事故,纷纷把价格压得很低。而这样的低价,让公司根本无法接受。一阵纠结后,公司将矛头指向了肇事方。公司认为,这起事故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车子也“贬值”了,这笔费用得由王师傅所在的公司承担。于是,他们将对方又告上法庭,要求赔偿车辆损失10万余元,其中包括了3万元的“车辆贬值费”。经过法院的调解,肇事方共赔偿近8万元,其中保险公司赔了6万余元,至于“贬值费”,由于保险公司不愿赔偿,最终由车辆所属的公司承担,支付了1.5万元。链接车辆贬值费到底该不该赔?车辆受损修复后的贬值损失到底该不该赔?如何计算?在现实中也存有很大争议。
市民:不太熟悉
昨天的采访中,不少私家车主听到“贬值损失”,还有些陌生。而针对“贬值损失”这一概念,市民也是各有看法。对索赔“车辆贬值费”行为表示支持的市民认为,“车辆经修复虽然可以正常驾驶,但车辆的性能和价值无论如何都没有原装的好,贬值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要是不赔偿一点‘车辆贬值费’,确实不公平。”反对方则显得忧心忡忡,“如果一不小心撞上一辆豪车,说不定把车卖了都抵不上豪车的‘车辆贬值费’。以后看到豪车只能躲得越远越好了。”
二手车评估公司:很常见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到南京市秦淮区一家专门收购、评估二手轿车的汽车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出让事故车辆的价格都会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如果是小的碰擦,新、旧车所受到的影响也不同。对于一两年的新车来说,如果经常发生小碰小擦,并经过喷漆,那么价格就会下跌上百元至千元。但是如果是开了多年的旧车,影响就微乎其微了。而一旦发生特大交通事故,撞得严重的,跌几万块钱也是正常的。“一般来说,发生交通事故后,维修费在2万元的车辆,它的贬值大概也在2万元上下。”
保险公司:不会买单
采访中,不少市民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当发生类似交通事故时,保险公司能否开展相应的业务并对这种损失作出赔付呢?为此,金陵晚报记者联系到南京多家保险公司,工作人员都表示,他们不会为汽车的贬值损失埋单。理由是,车辆贬值属间接损失,不应由保险公司理赔。一旦出现事故车辆贬值纠纷,只能由肇事司机自己出钱赔偿。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