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张女士电话介绍说称今年年初以5万购买了某银行,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5.5%,持有期为188天的理财产品,然到期收益却只有1400多元,并非如自己之前预计计算的2750元收益。
记者细看过张女士的理财产品报告后,发现张女士是未弄清楚收益的正确算法,预计收益的计算公式=购买理财产品资金总额×预期年化收益率/365天×实际投资天数。如张女士投资理财产品资金为5万元,预期年化收益率是5.5%,投资188天的收益实际应为1416元。而值得注意的是实际年化收益率与银行资金操控情况有关,未必等于预期年化收益率。
记者从银行从业人员处了解到理财产品分为保本型与非保本型,非保本型相对收益较高但是相对风险也高。在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多为结构型,在理财产品设计中植入股票、基金、汇率、利率、指数等衍生类金融工具,而理财产品的最终收益与金融工具最终投向标的表现息息相关,因为股票等走势并不确定,所以,实际收益也存在不确定性,风险不低。而保本型的理财产品虽然保本但并不保证收益,如在市场低糜情况下,产品又并未到期,投资者提前赎回,便可能发生本金损失无法保本的情况。
业内人士表示,影响实际收益率的除了植入的金融衍生工具标的,募集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理财产品购买成功后并非从购买日开始计息,而是要度过募集期,由此选择募集期越短的产品,越能提高收益,减少利息损失。
购买太平洋保险可直接登录太平洋保险在线商城()哦!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