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理财时代下,纷至沓来的投资诱惑让不少消费者蠢蠢欲动。但如果缺少一定的金融知识,又或受到有意的误导,很有可能你做出的选择会让荷包“缩水”。对于理财知识你可以不精通,但不能一无所知。我们特意走访了几位金融专家,请他们为我们支招走出理财误区。
用卡误区
免息还是免费?迷惑你
李小姐用信用卡刷了5万元用于购物,由于经常收到银行免息分期的宣传,她为了给自己减轻压力就申请做成6期分期还款,结果银行要求她支付手续费1620元。
专家支招:
虽然现在银行对分期付款宣传的都是0利息,但是银行还是要收取手续费的,换算成月利率,一般为0.5%至0.6%,年利率肯定大于贷款利率。但是分期付款,作为个人贷款的一种新形式,为生活确实带来便利。需要提醒持卡人注意的是,可以多比较一下各家银行的分期费率,比如工行的分期付款手续费月费率约为0.3%至0.35%。持卡人还可以到银行指定的合作商户直接办理分期,一般会享受到更优惠的分期手续费。
收益误区
预期收益还是实际收益?弄糊你 “10万元起,年收益率8%;本金安全,收益稳定。”陈小姐收到了好几个银行的类似理财产品宣传单,相当诱人。然而,她身边朋友的遭遇却让她犹豫不定:有的朋友投资的理财产品公开宣传年收益率6%,结果却只有2%的收益率,甚至还有朋友不但没盈利还微亏损了。理财产品宣传单上的预期收益率到底可靠不可靠?
理财产品宣传单上的收益率通常是“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这不等同于实际收益。银行都不具有保证支付义务。通俗地说,预期收益率是根据理想的数据计算出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但事实上,影响收益的因素很多,比如股市可能下滑甚至低迷,所以最终的实际收益率可能与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出现偏差。
银保误区
存单还是保单?绕晕你
李女士本来去银行办理存款业务,进门就看到大堂内端坐着一个着装整齐的工作人员,她热情地推荐两人投资一款产品,收益大大高于银行理财产品。回家后,李女士的女儿发现这其实是一份银保产品,投资期限最少5年,如果中途退保将有很大损失。
在购买保险产品时,请不要盲目相信宣传资料和产品介绍,要认真阅读保险条款、产品说明书和投保提示书,并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如发现被误导或者对保险产品不满意可在犹豫期(从签定保单正式文本之日起10日)内无条件退保。
车险误区
单一险还是捆绑险?绑紧
张师傅有一辆5年车龄的面包车车险保单快到期了,因为觉得车龄较大没必要保太多险种,就想再买车险时只买交强险,但到某保险公司投保时却被告知保险公司不经营单交强险业务,必须同时承保交强险和商业险保险公司才接受。
太平洋保险在线商城()期待您的光临!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