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府的“组合拳”中,不直接面对单个投资或投机者的“拳法”,更切中时弊 刚刚过去的3月,对上海房地产市场来说,并不是一个和风阵阵、令人陶醉的季节。在这一个月内,诸多报端几乎都采用了一个拳坛术语“组合拳”,形象地道出了上海市政府多管齐下、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做法。
“拳手”立足拳坛,不断挥出组合拳。那么,拳头击向什么对手呢?“房地产投资投机者”,不少人会这样回答。确实,出售一年以内的次新房收取5.55%的营业税及附加、增加商品房贷款利率、提高首付成数、购买第二第三套商品房贷款受限制等,都极其具有针对性地增加房产投资及投机的成本,明确表露政府控制投资、抑制短期炒作的决心与行动。不过,在记者看来,上海市政府的“组合拳”中,不直接面对单个投资或投机者的“拳法”,更切中时弊。
首先是自3月1日起,进一步严格实行的网上备案制度,针对的是商品住房的开发企业及进行销售的中介机构。
以股市作比,单个的投资或投机者犹如股民,开发商与中介机构更像是上市公司和“庄家”。“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样的教诲在楼市里可能少有宣传,但是,对于每一个进入市场的投资者来说,风险确确实实是头上悬着的“达摩克利斯剑”,而由此产生的伤害也是自己必须承受的。就现今的情况看,商业银行私下将房贷作为“优质贷款”,也可从一定角度显示单个的投资者信誉仍算良好。而与此相对,开发商与中介机构的信誉却令人怀疑,其中有3家开发商的资质证书到期后被罚“出局”。看看他们的作假手段,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如被查处的“兴盛公寓”房源总数仅16套,累计撤销合同次数96套,合同撤销率为600%,“富海商务苑”的实际登记均价为每平方米6843元,而虚假合同中竟有每平方米高达11万元的。如此“庄家”联手的“力度”,或许令任何一个投资者都望尘莫及。而其对房地产市场的破坏,不仅在于恶意抬升房价、扰乱正常秩序,更是对市场公信度的一个严峻挑战。因此,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表示将继续加大查处力度,并多次明确表态:“发现一家、查处一家,决不姑息。” 与此同时,上海对普通百姓改善居住条件的大力“疏导”,更富有成效。虽然投资投机者不能如开发商、中介机构那般“兴风作浪”,但由于市场的供需矛盾,还是令他们能够“抓住机遇”,使房价不断“翻牌”。
而今年,上海将推出1000万平方米配套商品房、1000万平方米普通商品房,并通过政府“控地价、控房价”的实际措施,确保中低价普通商品房供应量占到总量的65%。记者日前在采访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蔡育天局长时,对于这两个“1000万”,他再三表示是“通过市场机制运作、具有上海特色的经济适用房”,因为其面向的消费者是轨道交通、世博会园区和经政府认定的旧区改造地块动迁居民,以及没有享受过房改政策或没有买过房的当地居民,而这些正是上海对商品房消费具有“刚性需求”的群体。
加之廉租住房、旧小区“平改坡”综合改造等住房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上海商品住房的供需矛盾、尤其是结构不合理引起的供需矛盾将得到明显缓解。
如此“疏导”,拳头虽说绕过了房地产市场上的投资投机者,其所挟之风却可能令投资投机者们难以“招架”,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或能更稳健。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