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上海车险市场的一轮调查暗访发现,半年前由上海保险同业公会牵头签署的一纸车险自律公约”如今名存实亡,公约中约定15%(商业车险)+4%(交强险)”的手续费天花板”,正被财险公司相继变相捅破,最高者甚至达到40%+4%”。上海车险监管目前遇到的难题着实棘手。
尽管监管部门对自律公约的推介与倡议是何等的不遗余力,但在规模、份额双重诱惑的驱动下,上海财险公司还是集体陷入了车险手续费”变相违规的泥淖。
而上海保险同业公会新任会长张俊才此时的到岗,被市场寄予厚望。从太平洋财险总经理一位上功成身退的张俊才,有着十多年车险管理经验,加上其思路活,意见多”的业界口碑,或许能为上海车险监管带来一股强力。
变相违规大踩红线” ‰年前沪上十多家财险公司高管针对(支付给中介的)车险手续费上限等做出的声声承诺言犹在耳。如今,承诺兑现者屈指可数,绝大多数在自律公约上签字的财险公司,自今年以来屡屡踩红线”,变相违规现象屡禁不止。
这些财险公司踩红线”的手法相当讨巧”,甚至令监管部门在事后检查时无据可查”。从本报记者在盛大、从众等上海主要车险代理机构了解到的信息来看,目前,车险变相降价的途径主要为买车险送一定面值的油卡,外加车饰及汽车美容卡”。
在业内人士看来,送出的这些高额面值的油卡,等于变相降低了车险价格,有悖于自律公约避免不良竞争”的签署初衷。一般来说,保险中介向车主主推的财险公司,往往就是中介费给出最多的公司,普遍在‘30%+4%’至‘40%+4%’的水平。”
这些受中介热捧的在沪财险公司多数集中在人保、太保等大型上市保险公司,以及渤海、民安、中华联合、永诚、大地等中小规模或新兴财险公司。6月16日,记者以车主身份拨通了从众及盛大的投保咨询电话,两家车险代理中介分别向记者主推人保、中华联合、大地,以及阳光、太保、渤海,送出的油卡金额基本在600至800元之间不等(保费满3000元起送)。
经本报记者粗略计算发现,从上述中介机构返还给车主的油卡金额来推算,车险手续费大概在28%+4%”至38%+4%”之间。而上述得出的费率均是中介公司给到客户的直接费率,加上中介公司的运营费用和适当的利润,保险公司实际给到中介公司的费率应该均高于上述数字。”一位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上述内情。
值得注意的是,在顺利躲过监管部门的法眼”过程中,保险中介机构显然亦难辞其咎。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