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到适合自己的意外险分三步:
第一步:为什么要买意外险?(知道保什么 才知道该买什么)
第二步:意外险怎么挑选?(挑选时注意的问题)
第三步:市场中常见的意外险哪款适合我?(按推荐买,准不会错)
第一步:为什么要买意外险?
首先简单理解下保险里“意外”的定义。
必须符合外来的、非本意的、突发的、非疾病的所致的事故才能称之为“意外”。
比如在马路上行走,被不知哪里飞来的异物砸破了脑袋,或者是骑自行不幸被车撞了,再或者被烧伤、烫伤等,这些都是属于意外。
其次,我们要知道意外险“保什么”:意外导致的身故:因为意外事故在180天内身故的,直接赔付保额。大家经常看到的“航空意外身故、轨道交通意外身故、陆上交通意外身故等”也都属于意外身故范畴,只不过是其中一类情况而已;
意外导致的伤残:因意外事故在180天内导致的伤残,可以根据伤残的等级获得不同比例的赔付,这也是其他保险都没有的功能。伤残按1-10级界定,赔付比例分别按100%-10%进行伤残赔偿;
伤残的界定标准都是按照保监会2013年颁布的《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统一评定的,各家公司都一样。寿险只赔偿伤残中的全残,全残是属于伤残1级,
举个例子:由于交通事故造成一条腿截肢,鉴定后属于5 级残疾,伤残5级按照意外险赔付比例为60%,如果投保一年期100万意外伤害保险,可赔付100万*60%=60万。意外医疗责任:大多数意外险都包含。比如猫爪狗咬、烧伤烫伤等去医院就医,都是可以通过意外医疗责任进行报销补偿的。对于意外医疗责任可以报销因为疾病产生的就医费用吗?答案是肯定不行。
在这里我们要科普一下,意外伤害医疗与与疾病医疗险责任,区别如下:意外医疗责任仅能报销因为意外产生的门急诊和住院医疗花费;
疾病医疗责任仅能报销因为疾病产生门的急诊或住院医疗花费。
疾病不属于意外,意外也不属于疾病,两个医疗责任互相不冲突,互相不交叉。
那我们为什么要买意外险呢?
意外险可以说是四类险种中杠杆最高的险种,几十元、一两百元的价格,就能获得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的高额赔付,这是其它险种都做不到的。另外,它可以按照伤残等级进行伤残赔付,这也是其独有的责任。
世间风险,无非就是意外或者疾病,所以,不要忽视任何一种不可预知的风险,不因风险小而不保。
第二步:意外险怎么挑选?
那我们在挑选意外险时,从何入手呢?建议从三方面入手:购买人群、产品责任和保障期。
首先,确定自己属于哪类人群
根据人群来划分意外险可以大致分为3类:第一类是综合意外险,适合于绝大部分人群购买。比如上班族、家庭主妇、退休人员、学生等人群,特点是保障责任很全,各保障额度比较均衡。
保障责任包含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类,以及火灾、触电、磕碰等意外情况,还有意外伤害医疗责任,有的产品还增加了住院津贴的保障;第二类是旅游意外险,适合于境内外旅游出行的人群购买。特点是主要重点保障旅行期间发生的意外或疾病等问题,还有极为重要的救援服务。
旅游意外险只管旅行期间发生的情况,包括意外或者疾病、航班延误、行李丢失、个人责任等,还含有危难时刻的救援服务,因此选择旅行险时公司品牌尤为重要;第三类是高危职业意外险,适合于从事危险性比较高职业的人群。
按照职业分类划分,高危职业属于5-6类,从事安全系数较高的人群。各家公司对职业分类略有不同,具体要看产品职业分类定义。这类型意外险的保额相对于一般职业人群的意外险来说比较低。
在这里,我们向大家列举几类职业的划分,供大家参考。
其次,对于意外险需要重点关注产品责任的哪些方面呢?关注点1:意外身故和伤残的保额。在市场中大多数的一年期产品中,上述两项责任都是有的,但不同之处在于,意外身故保额和伤残保额可能不相等,而且可能还远小于各项单独的交通意外保额,这是比较“坑”的设计。
比如有的产品意外身故保额10万,伤残5万,而航空意外、火车意外等保额100万,看似保额“很高”,实则包括所有意外情形的意外责任才10万和5万,这种产品不建议购买。关注点2:意外医疗责任的免赔额和赔付范围。免赔额就是不赔的金额,赔付范围包括社保支付范围内和社保支付范围外两类。现在大部分意外医疗的责任都能做到免赔额为0元,社保支付范围内100%报销,这是很不错的。如果还能做到报销社保范围外的,且价格不高,是更好的选择。
关注点3:根据个人需求,关注否有猝死责任。“猝死”,最科学的定义是世卫组织(WHO)给出的,是属于疾病的突然死亡,所以不属于意外范畴。但在现实生活中,高强度的工作、剧烈运动、压抑的生活等导致猝死的案例层出不穷,让我们更加关注到猝死责任。建议久坐不动、工作强度大、肥胖体型或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重点关注。
关注点4:适当关注交通意外责任或住院津贴责任,只是锦上添花。在市面中很多产品都会额外增加各类的交通意外责任,比如航空意外身故赔付20万诸如此类,这对经常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人群是比较实用的。另外还会看到有些意外险增加了意外住院津贴,比如50元/天、100元/天等,这是对于意外导致的住院才会赔付的。上述2项责任都是小概率事件,属于锦上添花,没有也不要紧。
最后,保障期上,是选一年期意外险还是长期意外险呢?
北斗老师给出的答案是:选择一年期的产品。
我们来看一下这是为什么?
按意外险按照保障期间分为两种,一年期意外险、长期意外险。其中:一年期意外险:交一年保一年,市面上的产品种类很多,保费在100元至几百元不等。可投保的人群老少皆宜,适合于大多数人购买,全部属于消费型。
长期意外险:交费10年或20年,保障到一定年限(如30年)或至终身,年交保费在1000元以上,又分为纯消费型和返还型。
我们以几类市场中的产品为例,从保费、保障范围、总保费等几个维度为大家带来评测。
上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一年期的优势非常明显:一年期消费型意外险保费更低,杠杆作用更大。
不论是长期消费型还是返还型,相比一年期意外险,保费均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意外险虽属于必备保险产品之一,但是相比于重疾、医疗和寿险的发生概率较低,按照保费支出来讲,应保持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选择保费更低杠杆更高的一年期意外险产品。从主要保障责任来看,长期意外险不含有意外伤害医疗责任。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长期消费型或返还型意外险,主要责任只有意外身故/残疾、交通工具意外伤害,没有意外伤害医疗责任,尤其是“平安的百万任我行”,各项交通意外保额很高,而包含所有情形的普通意外保额最高却不超过保费的1.6倍(3万不到)。这样的保险设计方式简单理解,属于避重就轻。将发生概率极小的公共交通意外保额提高,同时减少发生概率较大的意外伤害医疗责任的赔付成本,这是典型的“坑”。从总保费的角度来看,获得同等保障情况下,长期意外险保费远高于1年期意外险。
比如,上海人寿小蜜蜂综合意外险保30年的总花费是3750元,而昆仑健康金刚长期意外险的总花费是11240元,多出近2倍,其它就更不用提了,大大增加了支出,降低了杠杆。
多次被大家提到“平安百万任我行”返还型意外险这款产品,我们来一起看一下几个不足之处:意外伤害赔偿的标准是身故或全残,没有各等级伤残的赔偿,也就是说因为意外导致的低级别残疾不赔;
因意外伤害导致的身故或全残,赔偿金额不是保额,而是根据年龄阶段,按照保费*比例进行偿。截取部分条款:
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并自该意外伤害发生之日起180日内造成主险合同附表所列的“全残”或身故的,保险公司按如下约定给付意外全残保险金或意外身故保险金,主险合同终止:
① 若被保险人于41周岁保单周年日之前(不含41周岁保单周年日)“全残”或身故,保险公司按所交保险费的160%给付意外全残保险金或意外身故保险金;
② 若被保险人于41周岁保单周年日之后(含41周岁保单周年日)至61周岁保单周年日之前(不含61周岁保单周年日)“全残”或身故,保险公司按所交保险费的140%给付意外全残保险金或意外身故保险金;
③ 若被保险人于61周岁保单周年日之后(含61周岁保单周年日)“全残”或身故,保险公司按所交保险费的120%给付意外全残保险金或意外身故保险金。若未发生任何保险事故,30年后返还保费的130%,不考虑钱的时间价值情况下,每年年化收益1%,而我们知道现在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都有1.5%,每年的通胀在5%,每年多交的钱,对我们来讲交的越多,亏得越多。但是这类产品对保险公司会带来很大的收益,因为保险公司在收取大量的客户保费后,可以通过自己的投资方式获得更大的收益,到了几十年后才把客户保费进行返还,最终最大的受益人还是保险公司。
综上所述,通过几个不同维度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一年期意外险的保费性价更高、保障责任全面、可选产品范围多等优势。同时,也不必担心续保的问题,因为我们发现在近几年,市场中一年期意外险的更新频率比较快,即使之前的意外险停售了,也可以优中选优,选择更好的。
第三步:市场中常见的意外险哪款适合我?
根据用户的需求不同,我们按照30万保额意外险、50万元保额意外险、高保额意外险以及特殊职业意外险,4个角度进行评测和推荐。列举了市场中常见的21款意外险进:上海人寿小蜜蜂综合意外(尊享款)
天安财险乐安心综合意外基础版
安联保险0免赔意外险
中国人寿综合意外险
众安保险奋斗无忧百万医疗险
新华保险全年意外险
国华人寿综合意外险
天安财险个人综合意外险
国寿财险乐享生活意外险
中国人寿成年人意外险
上海人寿大金刚意外险
泰康在线全年综合意外险
安心安意保综合意外险
安联保险综合意外险
平安保险百万综合意外险
天安财险乐安心综合意外险升级版
人保财险全年意外险
易安保险百万守护意外险
泰康在线职业无忧意外险
安心保险高危职业意外险
华泰财险高位职业意外险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