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市场上电话销售保险产品普遍存在随口应答即扣保费、夸大收益诱导投保和退保损失含糊其词等问题,浙江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近日提醒消费者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防范上当受骗。
首先,在接到电话后,如果没有购买意向,不要随意含混回答应付过去,而是要明确拒绝。因为根据《电子签名法》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电话录音可以视为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书面形式,可以作为订立合同的一种方式,因此一定要明确表示是否有购买意向。 其次,如果需要购买或者有意向的,要向销售人员询问清楚产品的保险责任、收益特点、费用扣除、退保损失等与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特别是退保损失和缴费年限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缴费年限越短退保损失越大。 再次,电话交流中多提问少默认。消费者接到保险电话时,要多问问题,不论销售人员是搪塞还是转移话题,都要追问到底,经过反复考虑产品是否适合自己后,再作出决定性回答。 最后,要有效利用犹豫期权利。目前,许多公司在保险条款确认清楚后,无需客户签字直接签发正式保单,一般由快递公司送达。消费者在拿到合同后应该认真仔细了解保险条款,如果不满意或者反悔的,可以在保单签收之日起10日内即犹豫期内无条件解除保险合同。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