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种类繁多,有消费型、返还型、不分红终身保障型、分红终身保障型等;还有多次重疾保障产品、单次重疾保障产品等不一而足。因此很难直接进行重疾险的费率比较。为了大家理性分析、理性投保,我们今天给大家提供一个大致的方法进行重疾险保费率的比较。
单次重疾保障产品是指:不论轻疾/早期疾病是否进行过赔付,一旦罹患受保重疾,赔付完后,保单结束;目前部分单次重疾保障产品会提供特种疾病比如癌症的额外两次赔付。
多次重疾保障产品是指:不论轻疾/早期疾病是否进行过赔付,一旦罹患受保重疾,赔付完后,保单继续有效,并在未来继续对重疾、轻疾/早期疾病进行赔付。
进行重疾险费率比较之前,先要将重疾产品归类,一般而言,我们只会对同类产品进行比较;比如,拿消费型重疾险和终身分红型重疾险简单粗暴的比较保费高低,是不具有意义的。不过,如果都是终身保障型重疾险,则可以通过保障保费比来进行重疾险费率的比较,而不论是消费型、返还型、不分红型还是分红型等终身重疾险产品等。但这种比较也仅限于单次重疾赔偿产品,不能用保障保费比在单次重疾产品和多次重疾产品之间进行比较,因为这样比较对于多次重疾产品显失公允。
为了追上医疗通胀,从而使得重疾保障成为真正的财务困境解决方案,香港的重疾险绝大部分都是终身分红型;而内地的重疾险则极少分红型,有的话也是费率极高。
下面,我们就采用保障保费比的方法,来对香港的终身分红型重疾险和内地的终身重疾险进行大致的费率比较。
最近两三年来,内地大部分重疾险都推出了所谓轻疾不降低保额的产品设计,这个设计对客户是否公平,见仁见智:a)如果首先罹患轻疾,那么轻疾赔偿责任得以体现;b)但如果首先罹患严重疾病或身故,则按照保额赔偿,保单结束,轻疾赔付责任也终止。
以某保险产品为例,假设保额100万人民币,那么,每次轻疾赔偿责任为保额的20%即20万人民币,最多提供3次轻疾赔偿,因此,总赔偿责任为保额×160%,即160万人民币:
a)如果首先罹患轻疾,保险公司赔付20万,若罹患三次轻疾,保险公司一共赔付60万轻疾赔偿;若再次罹患严重疾病或身故,保险公司再赔偿100万;也就是说,保险公司的总赔偿责任160万都获得兑现【请留意:某保险产品有一个新的条款,即,70岁前每获得一次轻疾赔偿,重疾赔偿额外增加20%,最高可增加60%,这个新条款是最大的亮点,但由于这些都是特定条件下的赔偿责任,为了公平比较,我们暂不将这部分额外赔偿责任纳入总赔偿责任】;
b)但若首先罹患严重疾病或者身故,保险公司赔偿100万,保单结束,轻疾赔偿责任自然也终止了,这种情况下,总赔偿责任160万元中,只有100万(即保额)获得兑现,即:总赔偿责任只兑现了5/8,没有完全得以兑现。
但如果直接将保额设计为160万,并将每次轻疾赔偿比例设计为20万/160万=1/8,那么,无论是先罹患严重疾病或身故,还是先罹患轻疾,保险公司都要承担160万的赔偿责任,而不是在有的情况下是160万,有的情况则是100万。哪个设计对客户更有利,一目了然!
到这里,我们知道,为了大致进行比较,可以按照相同的总赔偿责任进行比较,总赔偿责任按照保额×160%计算;而且为了更真实具体的反映保障效率,我们会计算不同年度的总赔偿责任保费比(=总赔偿责任/已缴总保费)。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