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社保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社会保险计算方法。自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提出“2006年1月1日起,个人养老账户的规模统一由目前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之后,人们就开始盘算以下问题:这3%的费用去了哪里?究竟哪些人群会受此影响?受影响的那些人群,在退休后究竟少拿了多少养老钱?
按照社会保险计算方法,缴费满15年以上的,基数养老保险金的计算方法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余额/120,而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在该办法下,作为基本养老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基础养老金,无论缴费多少,也不论缴费时间比15年延长多少,都是一样的,缺乏激励机制。
而按照新的社会保险计算方法,参保人员每多缴一年就多一些养老金,上不封顶,有利于形成“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约束机制,具体计算方案为:(省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1%+首次领取时个人账户储存余额/计发月数。
1、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内容包括三部分: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部分+按社保利率计算的利息。很明显,新政策将把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部分的去除。
2、缴费比例:该部分由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组成。
(1)个人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最低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60%;最高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300%)的8%缴纳。
(2)单位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2%缴纳。原先的老政策是个人缴费全部和单位缴费的3%计入个人养老账户,单位缴纳的19%划转为社会统筹,而新政策将单位缴费的3%也划入社会统筹用来解决养老空账问题。
3、社会养老保险金的计算公式:“中人”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
“新人”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按本人退休时上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按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计发。(注:由于客观原因,全国某些城市的计算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提起社会保险计算方法和缴纳,首先要了解缴纳基数、缴纳比例和缴费额三者之间的关系。
缴纳基数是计算缴纳保险费的工资基数,一般以上年度员工月平均工资收入为准,月平均工资超过参保属地社会平均工资300%的,按300%计算的封顶数作为个人缴纳的基数,低于参保属地社会平均工资的60%,按60%计算的保底数作为个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是该项保险缴费的计算比例。其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缴费额=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下面将注重为大家介绍社会保险计算方法:
由于各省规定的缴存比例和缴纳基数都不同,下面以上海市区为例,介绍一下社会保险计算方法和缴存情况。
以事例来介绍社会保险计算方法:
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您对社会保险计算方法前的缴费比例有所比例了吧,下面以上海市区社会保险缴费比例为例,养老保险金=工资×22%(企业缴纳的部分)+工资×8%;医疗保险金=工资×12%+工资×2%;以此类推,将各部分的缴纳比例分别代入即可得到不同类型的缴纳项目下的缴纳额。
例如在上海市区上班的员工小李上年月工资为6000元整,而全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896元,小李的月工资大于社会平均工资,所以企业缴纳的缴纳的养老保险为6000×22%=1320元,而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为6000×8%=480元,所以在小李养老金账户中就会月存入1320+480=1800元。
再如,在上海市区的小张月工资仅为2000元,低于上海市区社会平均工资3896元的60%即2338元,在缴纳养老保险时,企业也要按2338元为缴费基数,所以企业需缴纳养老保险金2338×22%=514.36元,个人需缴纳2338×8%=187.04元。其他类型的社会保险费用以此类推。
通过以上的介绍,您会发现社会保险计算方法其实是比较复杂的,如果您仅仅是关注于个人缴纳的数额的话,通过社会保险计算器进行计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