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去一年里,险资频繁举牌引起了业界的广泛热议。针对保险业的疯狂投资动作,保险监管机构开始有所行动,陆续出台相关监管规定,旨在规范险资举牌行为,加强行业风险管控。
险企频繁举牌却存在隐忧,不少大型险企先后表示难复制中小险企的举牌模式。广发证券分析指出,此轮保险公司强势举牌,发起者均不是传统大型险企。对于这一现象,行业可复制性不高,尤其是大型保险公司更趋向于稳健经营,风险偏好较低。总体而言,大型险企举牌会考虑到三个关键因素:流动性风险、监管风险和投资标的稀缺。
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日前公开表示,部分保险公司存在公司治理缺陷和内控不足的风险,少数控股股东或内部控制人把保险公司定位为“融资平台”,利用信托计划等各种方式为相关企业融资,进行不正当利益输送;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制度执行难以到位,大股东或董事长凌驾于内控之上,投资管理能力不足。
业内人士认为,民营险企“短债长投”可能存在潜在流动性风险。有券商表示,未来保监会将在投资端和负债端继续加大监管力度以控制“短债长投”的流动性风险,保险公司股票持仓和杠杆倍数均受影响。据测算,2016年部分风格激进的民营险资投资股票的增量资金同比将缩水50%以上,由险资举牌驱动的蓝筹行情难以持续。
提示:监管层相继出台各种方针政策,是其积极履行监管职责的重要体现。险资举牌存在忧患,若不加快行业风险管控,一定程度上将不利于我国保险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