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对于保险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业界早已达成共识。日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了今年一季度互联网人身险业务发展情况,能够看出互联网人身险业务对于第三方平台依赖性过大。
据中保协统计,目前互联网人身保险仍以第三方平台为主、官网为辅。人身险公司通过第三方平台承保件数达到7065.9万件,实现业务规模保费高达791.2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5倍,占互联网人身险总保费的比重高达96.5%。人身险公司官网的网站流量为38906.4万次,投保客户87.2万人,承保件数207.7万件,但保费仅有29.1亿元。
互联网人身险年化规模保费排名前十的险企中,除平安人寿外,其余9家险企的第三方平台年化规模保费收入在总年化规模保费收入中占比均超九成。而第三方平台年化规模保费收入排名前十的依次为工银安盛、建信人寿、弘康人寿、渤海人寿、光大永明、农银人寿、中意人寿、太平养老、新华人寿、信泰人寿,第三方平台年化规模保费分别为198.96亿元、156.99亿元、141.15亿元、115.80亿元、91.69亿元、44.00亿元、7.91亿元、6.55亿元、6.29亿元、4.26亿元,其中,所有险企的第三方平台在总年化规模保费中占比均超90%,工银安盛、渤海人寿、光大永明、太平养老、信泰人寿五家公司的第三方平台在总年化规模保费中占比均为100.00%。
中保协官网的互联网保险信息披露显示,工银安盛的第三方平台有两家,分别为2013年开始合作的工商银行和去年开始合作的E家保险超市,其中,后者业务合作范围仅限于意外伤害保险,目前只有两款产品,而与工行合作的产品多达20多款,多为投资型保险产品;光大永明的第三方平台有五家,分别为2013年开始合作的网易理财和去年开始合作的光大银行微信银行、光大银行阳光银行、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理财通,除光大银行微信银行仅销售定期寿险外,其余的合作范围多为投资型保险产品;农银人寿则将第三方合作全押注在农业银行一家上,2015年开始合作以来,仅有农银宝一号保险理财计划和农银随e行交通意外保障计划两款产品。由此可见,银行系险企的互联网保险业务受“互联网+银行”浪潮的正面影响,再一次印证了“背靠大树好乘凉”的现实意义。
提示:数据显示,一季度互联网人身险保费收入较2014年同比增幅有所下降,但总体增速还是较高的。值得关注的是多家险企的第三方平台年化规模保费收入在总年化规模保费收入中占比较大。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