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旅行社的登记记录不难发现,一些出行的旅游团队购买了旅游保险的人寥寥无几,有的甚至处于整团无保险状态。前不久的一项调查显示,选择在“十一”黄金周出行的人达到了60%,而自愿在出行时购买保险的占比不到30%,在“自愿者”中还有一大部分人是购买了全年的意外伤害保险。
长假激活了旅游市场,也火爆了假日经济。“十一”黄金周临近,又一轮假日经济进入到预热阶段。伴随着假日经济的日趋升温,更多的国内保险公司又开始打出了旅游保险这张“牌”。这些保险公司相信,假日经济的不断升温必将会给保险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旅游保险的推出最让游客欣慰的是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保险产品。然而,令很多保险公司感到困惑的是与热闹的旅游市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国内的旅游保险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阶段,在一些地区甚至会遭遇出行者的冷眼。
一份“面值”仅仅十几元的旅游意外险与价值数千到几万不等的旅游费用相比就如同“九牛一毛”,难道这一点点低廉的“成本”就真的不能“敲开”旅行者的腰包?
其实,目前国内旅游保险市场的冷清,一方面反映了目前国内的旅游者保险意识还不够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国内旅游保险的产品和服务仍需要调整。
“办旅游,价格也是竞争的关键环节,降低成本是旅行社的第一要务;集体购买旅游保险,有些游客还会感到忌讳;况且旅行团的旅游线路既固定又熟悉,一般都有导游相伴,有些地方还有地陪帮助,何必多花钱。”旅行社的老板们对投保旅游保险自然不会积极;游客把钱交到旅行社,成为“上帝”,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享受黄金周中旅游带来的乐趣,旅行社当然要负责“上帝”的全程安全。“巨资”拿出后,再想让“上帝”为出游消费,难度可见一斑。
尽管国内保险公司推出的旅游保险产品已开始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但要想跟进整个旅游市场发展的步伐还有待时日。保险公司旅游保险产品雷同,组合套餐华而不实,出险后赔付程序复杂都是旅游者不愿意购买旅游保险的客观原因。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