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两天,君在刷朋友圈的时候,还看到一则圈里好友替自家亲戚转发的“轻松筹”,不过,出现的朋友圈的这筹那筹并不罕见,相互保、水滴互助、轻松筹、康爱公社、e互助等等,这些其实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互助计划”的互助平台。
其实,我们知道了水滴互助等这些平台就是属于所谓的“互助计划”后,互助计划就很好理解了。
什么是“互助计划”?它是指基于网络互助平台,类似于一个虚拟社区,消费者缴纳费用后就能成为社区中的一员,成员中如果有人遇到重疾或者意外等困难,社区就会利用其他成员缴纳的费用或向社区成员“众筹”费用的方式,对患病者予以帮助。
一般看到朋友圈哪个发出了众筹的链接,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患者肯定没有保险。没错,所以说,“互助计划”并非保险产品,不具备保险经营资质,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资金帮助,但没有确切的约定或承诺,筹多就多,筹少就少。就比如发起了10万的筹款,可能筹到的只有6万。因此对于“互助计划”,我们对其赔付能力还是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毕竟相对比较被动,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有一个和“互助计划”相似的词语就是“互助保险”,看着相似,但其实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我们上面说到“互助计划”并不属于保险,而“互助保险”顾名思义就是保险。
相互保险,指具有同质风险保障需求的单位或个人,通过订立合同成为会员,并缴纳保费形成互助基金,由该基金对合同约定的事故发生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活动。
相互保险组织没有外部股东,由全体投保人共同所有,不存在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从国际上看,相互保险组织具有以下三个独特优势:一是投保人和保险人利益一致,能够较好地实现以客户利益为中心,并由客户参与管理,从而有效避免保险人不当经营和被保险人欺诈所导致的道德风险。二是展业费用较低,核灾定损准确度较高,可以有效降低经营成本,为会员提供更经济的保险服务。三是由于没有股东盈利压力,其资产和盈余都用于被保险人的福利和保障,可以发展有利于被保险人长期利益的险种。
相互保险组织方式在发达国家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由于政策限制,目前还处于积极推进中,相信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保险需求的提高,相互保险在我国会日益普及和改善。
相比上述“互助计划”和“相互保险”,传统保险相对更严谨,有产品精算体系,保险产品的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都明确列在了合同中,受保险法的保护。
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虽然网络下产生的各种问题也层出不穷,但也从中反映了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保险创新的要求,不管是“互助计划”还是“相互保险”,抑或传统保险,都是人们转移和抵御风险的一种方式,君建议,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之前,务必找专业的保险平台咨询,货比三家,保险产品是否适合自己,直接关系到自身抗风险能力的强弱,选择贴合自身保障需求的产品,未雨绸缪,让保险为我们保驾护航。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