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新规落地后,许多人都有疑惑:“升级换代”一般都是越换越好,那是不是更应该买新重疾产品?但其实,新重疾并不能看作“升级”,它更像是对旧重疾的一次“微调”,是顺应国际诊疗标准和医疗技术发展革新的一次调整。相比于旧重疾,新重疾有哪些变化?
新旧重疾险变化分析
1、首次引入轻度疾病定义,对3种核心疾病进行分级
新重疾首次引入轻度疾病定义,将部分过去属于重症疾病,但目前诊疗费用较低、预后良好的疾病明确为轻症疾病,使赔付标准更加科学合理。
具体到疾病上,就是对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后遗症3种核心疾病进行科学分级,将疾病分为重度和轻症两种情况。
在恶性肿瘤方面,新重疾在ICD的基础上,引入了ICD-O-3的肿瘤形态学标准。比如关注度最高的甲状腺癌,并没有像传闻那样不保障了,而是进行分情况赔付。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和脑中风后遗症,新重疾还对判定标准进行了细化,如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与国际接轨;脑中风后遗症对肢体机能和咀嚼吞咽功能从原来的“完全丧失”调整为肌力要求和严重障碍。
此外,新重疾还设定了这3种轻症疾病的赔付比例上限,提出轻症疾病的赔付比例不得高于对应重症疾病的30%。
2、新增6大病种,重症和轻症各3种:
旧重疾有25种重度疾病,对轻症并没有明确规定。而新重疾则在原先定义的基础上,完善扩展为28种重度疾病和3种轻度疾病。
3、理赔范围有所变化
我们知道,重疾险一般是“达到某种疾病”或“做了某种手术”或“达到某种状态”才能获得一次性赔付。
这次重疾新规优化了对原有重大疾病的名称表述、术语释义以及判定标准(重疾理赔的条件),这对理赔产生了直接影响。
新旧重疾保险理赔变化:
1:保险公司出险频率最高的是小病、小意外涉及的医疗险,约占85%以上。
说明医疗险出险频率高,小刀子磨人也肉疼,实用性高,尤其是0-4岁这个年龄段,0免赔医疗险,得配。
2:重疾险理赔率大概为5-6%,赔付金额约占总额的50%。
通过我们的实操经验来看,由于有社保兜底,大多数商业医疗险赔付金额不超过1万(百年医疗理赔概率和大病险差不多)。而真正大头是通过重疾险触发的。康复、失能、失能期间费用开支等等和钱相关的事情都得通过重疾来撬动杠杆,所以,得配。
3:甲状腺、肺、乳腺,三癌屠榜。
恶性肿瘤中这三类癌症几乎都上了各家理赔TOP5的榜,换言之但凡少一样就提前给保险公司释放了利润空间。由于超声的普及,甲状腺时常得到检查,通过体检,不经意间确诊为甲状腺癌也就司空见惯了。
4:理赔爆发年龄段为30-60岁。
多家公司数据显示,18-30岁获赔率超30%,40-60岁获赔超60%。年纪越大发生概率越高,符合常识。超61岁理应更高,只是保险消费者人群多为60年代之后成长起来的一批人,40、50后们在数据显示上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自然而然数据反映就2%左右了。
与此同时,早在疫情前各行各业不加班就得吃垚了。30岁的人50岁的心脏,对于任何一家保险公司来说消费者30岁往上,无论是疾病发生率还是死亡率都在逐年攀升。重疾年轻化通过理赔数据也得到了充分印证。重疾不仅得配,更得尽早配。
5:身故、重疾稳居大额赔付TOP10。
保额,是保险公司理赔的钱。医疗险不用太在意那几百万额度,因为打死也报不了那么多。而意外险、重疾险必看保额。同时重疾险需要带有身故责任,不仅会理赔疾病,实际理赔中也兜了意外、疾病身故的底。
是否值得现在上车?看懂新、老规变化就知道了。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