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想象不出,今天保险复杂在哪里?”
七年前,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简称:众安保险)开业仪式上,针对平安集团董事长马哲明所说“有些保险操作比较复杂”、“所有东西都可以上互联网可能是一千年以后”,马云一一给予了反驳。
在他看来,这些“复杂”的事情,互联网技术都可以解决。
事实证明,马云再一次将“吹过的牛”变为了实现。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12个月期间,超过5.7亿支付宝用户通过蚂蚁集团的保险科技平台投保或受保,或参与了互助项目相互宝。
同期,蚂蚁集团旗下保险科技平台促成保费及分摊金额突破500亿元,超过绝大多数传统人身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约90家保险机构与其合作开展业务,成为中国最大线上保险服务平台。
从最初的行业“搅局者”,到如今百亿级规模,蚂蚁用了十年时间。
实际上,蚂蚁的保险业务起步比余额宝、花呗更早。
从基于场景的线上保险产品出发,之后,通过对外投资和平台合作等方式,蚂蚁逐渐完善其保险版图,形成了场景保险、产品销售和技术赋能三大业务板块。产品覆盖财险、寿险、健康险、相互保险等类别,收入模式则包括并表的保险公司收入、保险销售渠道收入和技术服务费。
随着中国的互联网保险行业快速发展,用户需求不断增加、保险产品快速推出、保费收入逐步提升,各类企业都想分食一块“蛋糕”。除了蚂蚁,腾讯、水滴等互联网企业也杀入了该领域。
一边是对手追赶,一边是行业规则变化层出不穷,由此看来,蚂蚁要想在互联网保险行业持续站稳脚跟,还需历经不少考验。
保险“上网”十年
从进入保险行业起,蚂蚁的保险产品就带有较强的“场景属性”。
2010年前后,淘宝平台退款纠纷中42%是因买卖双方退货邮费未达成一致导致,针对退货运费补偿问题,蚂蚁联合华泰财产保险首次推出退货运费险,这也是中国第一个线上场景险。
彼时,蚂蚁只是从用户需求出发,想解决用户痛点、提升购物体验,让买卖双方交易更流畅,却没想到打开了“新世界”的一扇窗。
2012年“双11”,华泰保险承保的“退货运费险”当日保费收入超1000万元;2013年“双11”,这一数据为单日成交1.5亿笔,保费收入近9000万元。
品尝到场景保险的甜头后,蚂蚁已经不满足于只做保险销售平台,开始试水自营业务。
2013年,蚂蚁金服(蚂蚁集团前身)联合腾讯、中国平安等企业发起成立了众安保险,这也是中国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蚂蚁集团、腾讯和中国平安分别持有众安保险13.53%、10.2%和 10.2%的股权。蚂蚁集团为众安保险单一最大股东。
在股东的加持下,众安保险自出生起就带了“科技”基因,业务也源起自淘宝。2014年“双11”,众安保险开始承保“退货运费险”。
早期,众安与蚂蚁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生活消费保险领域,推出了众多嵌入互联网场景的创新产品。类似退运险等小额、碎片化的场景化产品为众安打开了国内市场。
2019年起,众安保险又加深了与蚂蚁的战略合作。双方将业务范围从最初的财险扩展到了健康险、车险等领域,迭代推出了“好医保”系列产品,还持续拓展了海外无忧退产品,将拖货运费险服务延伸至北美、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家。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蚂蚁集团向其他关联方提供服务收取的关联交易金额分别为19.62亿元、18.01亿元、29.22亿元。其中,与众安保险的关联交易金额为4.45亿元、4.98亿元、10.88亿元,分别占总金额的22.68%、27.65%、37.23%,比例逐渐增大。
投资众安保险之后,蚂蚁又在保险领域有两个重要动作:2015年4月,成立蚂蚁胜信(蚂蚁胜信(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要提供保险相关技术服务;2015年9月、2016年7月,两次投资国泰保险(国泰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其控股股东。
这两家公司也成为当前蚂蚁集团保险科技平台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国泰保险,在蚂蚁保险科技平台促成的518亿元保费及分摊金额中,约9%(合46.62亿元)均由其承担。
区别于传统保险公司先自主设计产品再销售的路径,蚂蚁的保险业务是先发现用户需求,再与保险公司合作设计产品,并提供在线平台对外发售,同时提供数据与技术的支持。
直到2017年7月,蚂蚁通过全资控股公司——杭州保进保险代理有限公司,获得保监会同意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这也就意味着,蚂蚁终于获得了一张保险代理牌照。
至此,蚂蚁旗下保险业务涵盖自营保险、保险代理、保险经纪等。而保险合作伙伴主要基于其平台促成的保费及分摊金额,向公司支付技术服务费。
利用流量和场景优势,蚂蚁在保险领域形成了纵深发展的“盟国模式”,可提供保险产品超2000种。
2017年5月,蚂蚁保险“掌门人”尹铭曾在内部邮件中表示,公司保险平台的定位已经越来越清晰,“蚂蚁金服不为卖保险,蚂蚁会通过技术和科技助力保险公司,产出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好用户,我们和保险公司一起互为生态。”
而在上交所近期披露的首轮问询回复中,蚂蚁也明确表示,集团的数字金融科技业务定位于金融科技开放平台。
根据披露的文件,蚂蚁持有保险牌照的控股子公司,在报告期内净收入合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不断下降。2020年1-6月,该部分收入占营收比为2.22%,较上年同期的3.47%有所回落。
随着平台不断开放,蚂蚁保险科技平台促成的保费及分摊金额也在快速增加。2017-2019年,该部分收入分别为92亿元、145亿元、3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57.6%、158.62%;而在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12个月内,这一数字更是高达518亿元,远超一众传统人身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