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去一个朋友的公司讲课,专门问了该单位的福利,还真是不错,包括每年的福利体检。
我提醒他们说,建议告诉大家,有要配置保险保障计划的,最好在体检前三个月配置。
瞅着朋友那诧异、疑惑、不解、迷茫、困惑的眼神,我把和保险相关的体检问题,进行了梳理。
一、该不该为了投保而体检
换句话说,健康告知那么多内容,不体检我怎么如实告知?
1、如实告知,是有限询问告知,问即答,不问不答;
2、如实告知,是基于保险公司的询问,按照已知的身体状况进行告知,如果没有体检或医院诊断能佐证,那就可以按照无症状告知。
为什么,因为如果保险公司以后要拒保,也是要提供证据的。
例如,自测高血压无需告知,因为高血压确认是需要专业的医疗机构或体检机构。
来,跟我一起喊,“不知道就是没有”,大点声,有点底气,保险公司核保干瞪眼。
结论:除非保险公司要求,否则没必要为了投保进行体检。
二、什么情况下,保险公司要求体检
四种情况,超额体检、既往症、风险体及抽检。
1、超额体检,就是超过了保险公司规定的风险保额上限,保险公司出于风险考虑,要求客户体检。这种体检和额度有关,可以通过降低保额规避。
2、既往症,就是客户在投保前患有既往病症,保险公司也可能要求复检,来确认既往症的现有状态。
3、风险体,就是客户目前的情况,风险较大,保险公司有可能会通过体检来筛选,比如抽烟酗酒、肥胖等等。
4、抽检,就是你运气不好,被保险公司随机抽到了,要求体检,你也可以拒绝,换家保险公司,让保险公司也常常运气不好的滋味。
三、体检不能代替如实告知
《保险法》司法解释三第五条
1、保险合同订立时,被保险人根据保险人的要求在指定医疗服务机构进行体检,当事人主张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免除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换成人话,就是体检那些项目是不够的,还要按照保险公司询问的事项逐项告知,不然法院也帮不了你。
2、保险人知道被保险人的体检结果,仍以投保人未就相关情况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为由要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换成人话,就是保险公司看到咱的体检报告了,咱没就体检事项做告知,保险公司要以此为由拒保,就把脸打肿。
四、体检有问题怎么投保
常见的体检小毛病包括各类结节、三高、脂肪肝、各种指标异常等,能否投保、怎么投保,要看保险公司的核保规则。
1、客户可以选择过段时间,等症状消失后再投保,比如通过跟老公赌气减肥、被老婆逼着戒酒、间歇性锻炼身体、跟上帝忏悔等方式;
2、一般情况下,开门红期间,保险公司的核保规则相对宽松,是配置保险保障的最佳时期,咳,还不是为了业绩;
3、各险种的核保严格度:医疗险>重疾险>寿险>意外险>理财险,可以选择不同的险种进行投保。
五、买了重大疾病保险以后,等待期能去体检吗?
1、等待期的概念,是指保险合同在生效的指定时期内,即使发生保险事故,受益人也不能获得保险赔偿,这段时期称为等待期。
从定义我们就可以知道,尽量不要在等待期内去体检,当然,还是要以身体需求为主,总不能病入膏肓,还要等着出了等待期吧。
2、重大疾病等待期内,出现了身体异常,但不属于重大疾病范畴,是否就无所谓?
这种情况比较复杂,我们来看两个不同产品的条款:
产品1
产品2
(1)产品1的条款约定,等待期内确诊重大疾病,保险公司退还已交保费,那等待期后确诊,可以按合同约定赔付;
(2)产品2的条款约定,等待期内只要出现重大疾病的前兆、症状及体征,即使在等待期后确诊,也不会赔付。
等待期的条款内容差别极大,对合同影响也极大,非常让人头大。
所以,对于在投保后近期内有体检需求的客户,在投保时了解等待期的条款,非常有必要。
结论:买了保险以后,如非必要,尽量不要去体检。
五、买了保险以后,体检异常需要告知吗?
1、如实告知,是基于投保时的身体状况回答保险公司的问询,因此,保险生效后,体检异常无需告知。
2、如果是投保时未及时告知,在保险生效后,可以补充告知,保险公司视告知事实进行重新核保。
六、体检结果不如实告知,保险公司怎么知道?
在合同签订时,您可是授权保险公司从任何渠道获取您的就医体检资料的。
当然,能不能查到并不是关键,关键是要做好健康告知,买保险买的就是心安和保障,建议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
七、配置保险的最佳时期
1、越早越好
对的,就是越早越好,我要是知道风险什么能来,风险就不叫风险了,我也不是我了。
2、非要加个期限
公司组织体检或个人体检的三个月或六个月前,因为等待期一般都是90天或180天;
3、再加个时机
保险公司开门红期间(12月-1月期间),一年之计在于首,保险公司新的一年开门纳客,核保政策相对宽松。
4、综上所述,就是今天,看到这篇文章的今天,黄道吉日,非常适合配置保险。
小善保险 越小众越大众,越存善越存在。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