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沪指一度跌破2600的大底,小幅反弹后,以周跌幅7.6%收官,保哥成功的躲过了这次股灾,总结原因主要以下三点:
1、我认真分析了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深入研究了我国各个经济周期下的股市走势,学习了新时期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做事沉着冷静、保持理智、不受诱惑;
3、没钱!
最重要的就是第三点。
好吧,其实我想说的是,那些被当做“韭菜”股民朋友,建议入市之前先把全家的保险配置好,只有保险才是唯一一种能把损失(发生风险)变成收益(获得高倍赔付)的金融工具。
投资自己,才是最好的投资,不是吗?!
今天就来聊聊疾病风险。
我们面临的疾病风险有多少?
对于疾病的种类,保哥查询了权威数据,2007的时候,我国就发布过一个历时多年开发的数据库系统:
【中国疾病知识总库】
简称:CDD
中国疾病知识总库
是我国第一个疾病知识数据库,是由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和重庆维普资讯合作研发的一个面向临床医学专业人员的知识服务系统。该系统包括了目前所有的疾病种类。
保哥去查询了一下,其中的疾病数据库目前收录了涉及27个专科系统、6715条疾病信息,这就是我们目前已知的全部疾病种类。
“大病”的医疗支出标准
在如此众多的疾病里,有多少能算得上“大病”呢?除了以对健康的影响程度来区分外,治疗花费,也是衡量“大病”的一个重要标准。
国际上有一个通用概念: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
将一个家庭的总收入减去家庭必需的食品等生活支出作为分母,这个家庭一个年度内累计的医疗支出作为分子,其比值如果大于或等于40%,也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发生了灾难性的医疗支出。
我们再来算算这个标准在当前中国大约是多少?
根据《中国工薪阶层信贷发展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工薪家庭年均收入达到15.4万元。再结合国家统计数据:2017年人均消费支出18322元。
以三口之家计算:家庭收入15.4万-家庭支出5.49万=9.91万,也就是说以大约平均10万作为分母,年度医疗花费大于4万,在中国就算“灾难性医疗支出了”。
如何预防“灾难性医疗支出”
社保+商业保险,是最佳的方式,商业保险里,重疾险+医疗险又是最佳的产品组合。
很多朋友有个错误的观念,认为重疾险就是用来支付发生重疾大额医疗花费的,其实那是“医疗险”功能。
重疾险是用来补偿因为疾病和治疗而带来的间接损失的。
因此,重疾险的保额设定,是与被保险人的收入水平、生活开支水平相关联的,一般最少应覆盖2年的工资收入,因为,一旦罹患重疾,通常都需要2年的康复期才能恢复到之前的工作状态水平。
最高发的重疾险有哪些?
根据保险公司多年的理赔统计数据显示,重疾发病率前三位的是:
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中风后遗症,这三种重疾已经占到重疾理赔概率的93%以上,也就是说,我们大家买的重疾险,最有可能获得理赔的,就是从这三类疾病里来。
因此,针对现在的重疾险动辄上百种的病种设置,其实对理赔的影响并不大,我们主要盯好这三种重疾病种的理赔条款,就能覆盖我们九成以上的理赔发生概率。
而这三种疾病也正好代表了重疾险理赔的三种标准。
1
确诊即可给付
典型病种: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癌症”。目前已知的癌症种类有600多种,只要医学上确诊了“恶性肿瘤”,重疾险都会赔付
重疾险中关于恶性肿瘤的条款是这样的:
“经病理学检查结果明确诊断”,这一条的约定,就是平时保险公司所宣传的【确诊即赔】。
在恶性肿瘤的条款里各家公司都有同样的6条除外情况,艾滋病就不用说了,各家都是绝对的除外责任。其他5种都是细胞癌变极早期的状态,也非常容易治疗,治疗后也不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治疗花费也不大。所以目前都是放在了【轻症】里进行赔付,赔付金额各家保险公司从20%~30%不等。
2
得病且实施了治疗手段
典型病种: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我国死亡率排名第一的疾病种类,据发表于《中国循环杂志》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
在重疾险条款里,有关心血管疾病的专业术语非常多,举个例子:我们平时听的最多的心脏病治疗应该是:【心脏搭桥】和【放支架】,他们对应的是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治疗的两种方法:
CAG,冠脉旁路移植术,俗称【心脏搭桥术】;
TCA,经皮介入治疗术,俗称【支架置入术】。
也对应着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
心脏搭桥手术
是取病人本身的血管或者血管替代品,将狭窄冠状动脉的远端和主动脉连接起来,让血液饶过狭窄的部分,到达缺血的部位,改善心肌血液供应,进而达到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寿命的目的。
重疾保额100%赔付
心脏支架手术
心脏支架手术是最近20年来开展的治疗冠心病的新技术。简单的说,冠状动脉手术,心脏支架手术治疗的过程是穿刺血管,使导管在血管中前行,到达冠状动脉开口处,用特殊的传送系统将支架输送到需要安放的部位,放置、撤出导管,结束手术。
轻症赔付:一般是赔付主险保额的20%~30%
3
疾病达到了约定的状态
典型疾病:脑中风后遗症
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以脑梗塞最为常见。
发生了脑中风,并不代表就可以给付重疾保险金了,目前重疾险条款中约定的是:【脑中风后遗症】,是指在脑中风发病一段时期后,还存在半身不遂、语言障碍或口眼歪斜等症状,并且严重影响生活的状况,才能理赔。
重疾赔付标准:
所以,保险公司的理赔标准,并不是发生了脑中风就会赔付,而是要等到发病的180天后,才根据当时的治疗恢复程度,来确定是否达到理赔标准。
轻症赔付标准:
有的带中症责任的重疾险产品里,也会把“脑中风”设为中症责任,赔付50%的保额
中症赔付标准:
总结
根据理赔大数据,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中风后遗症,这三类疾病已经占到重疾险理赔的93%。
所以说,保哥一直说重疾险的病种数量不能成为我们选择重疾险的标准,50种和100种的差别微乎其微。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病种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是否包含高发病种?病种的条款约定是“严苛”还是“宽松”?这才是决定我们理赔的关键。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