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边写着新产品“阿童木少儿重疾险”的测评文章,一边被一个消息刷爆了朋友圈。话题的核心属于最近一家大热的保险公司——百年人寿。
百年人寿在这个冬天没少“搞事情”,单单是康惠保系列,就在短期内出了“旗舰版”和“加倍版”两个升级版本。
可不管是哪个险种的新品,百年的产品都得到了业内的一致好评,原因也很简单,一句话就是“保障全,价格低,性价比高。”
但对于保险的消费者来说,产品的优劣是一方面,对于保险公司的信度则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在昨天,绿城中国宣布公司与卖方签订股份转让协议,以现金27.18亿元收购百年人寿9亿股股份,占比为11.55%,继而成为了百年人寿新任的“最大股东”。(此交易尚在等待银保监会批复中)
那么这部分股权是从谁身上买过来的呢?焦点就对准了这11.55%股份的前持有者,王健林的大连万达集团。
在百年人寿频繁推出优质产品的关键节点,大连万达与绿城中国两大地产商之间对于公司最大股权之间的交接,到底给消费者传递出怎样的信号?今天小管家简单的谈谈我自己的两点看法。
01
万达的“卖”标志着什么
万达与百年人寿是在2015年牵手的,此前百年人寿这家公司的盈亏状态咱们按下不表,至少从万达入主之后,这家公司从盈利的角度来说,是逐年增加的。
其实这一点咱们从市场端也能看出端倪,从去年年中百年康惠保的单枪匹马,到现如今重疾市场遍布百年的产品,这家保险公司对于市场份额的占有率是在快速提升的。
那么保险公司本身运营的不错,大陆保险市场的前景也是一片光明,为什么王老板还会主动放弃这款保险牌照呢?我认为这个问题可能和万达集团这两年来的瘦身政策有些关系:
从2017年开始,万达集团就陆陆续续的将自身旗下的13座地产“万达城”兜售出去,直到上个月这笔交易尘埃落地。王健林一共卖了501个亿,一举创下了中国历史上房地产交易最高的并购交易记录。既然连自己的看家物件都能卖,那么卖个只有3年“姻缘”的保险公司公权也就不足为奇了。
既然是买卖,就有盈亏。但王老板对于百年人寿的股权转卖,并不是很多自媒体杜撰的“挥泪大清仓”,这笔交易,王老板又赚钱了。
此次万达以27亿的价格卖出9亿股,折合每股3块;百年人寿2017年度每股收益为0.05元,如果以此次销售价格计算,市盈率为60倍;我个人对于上市公司估值没有研究,但是凭感觉这样的一级市场大额交易,能做出这样的市盈率也算是个不错的价格了。
万达集团赚了钱,那么香港绿城就是人如其名一绿到底当了接盘侠么?对于这则交易,香港绿城的官方回应是这样的:
这些难懂的繁体字,翻译成大白话基本是这个意思:中国大陆的保险市场钱很好赚,但是牌照有价无市太难搞。今天好不容易有这么个机会,花这些钱砸个牌照真是值,这笔钱今后一定会赚回来的。
诚然,谁们家做买卖开业头一天都得说些吉利话。我们虽然不能从这么官方的一段话中看出百年今后的发展上限,但至少证明了很多网友的“接盘”、“倒闭”这些是绝对不存在的。
不仅仅是不存在,其实从百年大力推出优质产品和绿城入主百年人寿两个时间节点,我们结合来看。百年的“高性价比产品”并不是收割市场的最后一波韭菜,反而确实是吹响进军号角的前奏。
这点小管家给大家打个比方,咱们还是拿大连万达说事:
去年的这个时候,大连万达集团重归体育市场,第一战就是拿下了自家城市唯一的一支顶级联赛球队大连一方。那么万达对于球队俱乐部的建设,是从“官宣”的那一刻开始的么?当然不是,卡拉斯科、盖坦等一系列对内国际大牌球星早早就已经签约完毕了。
对于绿城来说道理是一样的,保险公司的业务规划是从官宣接手万达股权的那一刻开始的么?同样不是。守卫者1号、大黄蜂2号这些产品的上新,我相信也是绿城集团的“有意为之”。
所以总结来说,百年人寿在逐年盈利的情况下,大连万达选择了售卖股权给香港绿城,这件事小管家有以下2点看法:
1. 万达集团的售卖大概率和百年人寿本身并无关联,这点从万达这两年的业务走向可以看出端倪。
2. 百年人寿在年底的“扫荡式”优质产品上新,极有可能也和大股东易主,新的金主入驻有着很大的关系。
02
百年偿付能力到底如何?
其实说到底,这么大规模的“神仙交易”跟咱们老百姓没什么关系。真正让消费者“操心”的事,来自于随着“交易事件”而曝出的百年人寿偿付率八度下滑。
对于此次交易,金融媒体圈一直有着这样的一股声音:
“万达售卖百年股权,是因为百年人寿经营不善,偿付率逼近监管红线。”
小管家在上文已经表达过自己的观点了,万达股权的售卖和百年人寿的经营关系不大,毕竟这通买卖王老板是赚钱而非割肉。但是百年人寿的偿付率是怎么个情况呢?
首先,百年人寿的偿付能力几度下降,此事并非空缺来风。
其实我们广义上的“偿付能力”在具体的数据端是分为两个数值来看的,一个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另一个是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
中国银保监会对这两个数值的要求下限,前者为50%,后者为100%。说的简单点,就是你有牌照,你怎么经营是你自己的事,但这两个数值一旦跌破红线,那么抱歉我们保监会就要介入监管了。
在2016年的第三季度,百年人寿的这两个数值为178%和195%成为了迄今为止的峰值。
到了2018年的第三季度,百年人寿的这两项数值为91.19%和103.77%,尤其是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经逼近监管红线。
客观来说,作为衡量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两条铁律,百年人寿的“八连跌”确实证明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2010-2016期间的保险产品遗留问题,也可能是2017-18年的产品销售额问题。具体是什么,恐怕只有百年的高层才有明确的结论。
面对困局,百年的举措让小管家这样的保险人还是比较欣慰的,百年人寿在2018年底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虽然万达与绿城之间的这单交易保监会还没有正式拍板,但是百年人寿积极吸收现金流,充足甚至充盈自身偿付能力的脚步是一直在走的。
结合近期推出的产品来看,不论是成人重疾还是少儿重疾险,百年人寿在产品革新上的积极性更是有目共睹。所以总结来说:
1. 目前持有百年人寿保单的小伙伴不必惊慌,退一万步说,就算百年人寿到了跌破监管红线的那一天,也只能证明他的偿付能力在中国保监会严格的“偿二代”监测体系下被认定为“不合格”而已。距离所谓的“破产”还有着十万八千里。
2. 目前正在考虑百年产品的小伙伴,如果你对这家公司有所疑虑,第一你可以选择偿付能力强的公司,添加我的微信:bxdaren 就可以获得2017年度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排行榜。第二你可以选择继续观望,看看绿城的入主能不能在2018年的最后一个季度给百年人寿带来活力,小管家也会在明年偿付能力数据出炉的时候第一时间跟进。
03
说在最后
其实做保险挺长时间的,对于这件事小管家并不想多说,毕竟时间会证明一切。
不信的话大家可以去网上搜一搜平安、国寿现在这些个保险巨头在10年前,2008年时的财务状况,用“惨不忍睹”来形容真不为过。但保险公司就是这样,他的回报是长线的,这也可能是赚惯了“房地产快钱”的万达集团为什么售卖股权的一方面原因。
但最后还是有两点原因让我不得不把这件事讲出来:
第一,好险管家订阅“中立、客观”的理念并不只是一句口号,保险的好与不好我都有责任、有义务第一时间客观的告诉给大家。
第二,考虑到很多持有百年保单的小伙伴目前处在一个非常恐慌的状态,所以小管家特意把对待此次事件的个人观点发表出来,希望能够安抚大家一二。当然,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也欢迎在后台留言或者添加我的微信:bxdaren 进行讨论。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样,拜了个拜。
(扫码加微信,今天就进群)
一次的低价投入,一生的安稳保障~
你,准备好了么?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