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客户有保险需求。
但是,服务了这么多客户后,有个最核心的问题,大多数客户都面临着选择的纠结,
就是怎么选从业人员,选择选择保险公司。
保险作为一种商品,一种特殊的商品。
必然面对着从哪里买,和买什么的选择。
今天,详细的和大家交流一下这两个问题。
从内勤和外勤的两种身份和这么年的行业经验,来阐述一下这些问题。
先说怎么选择从业人员!
一:分清人
从保险销售渠道来说,主要分两个大类:
1.保险公司的直属销售团队。比如,保险公司隶属的代理人,保险公司隶属的电话销售人员,保险公司官网等直销渠道。
2.保险公司合作的第三方销售渠道。比如保险经纪公司,保险代理人公司,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含各类可以销售保险的科技类公司)。各类非保险公司隶属的代理人,销售基本通过这三种渠道,隶属或挂靠的模式。现在大多数互联网销售平台(科技公司采用备案或挂靠),都有保险代理牌照或保险经纪牌照,在上面注册的,基本都是有了符合监管要求的身份,即有执业证。注册即有,其实没什么门槛。比实体保险公司或代理公司/经纪公司的门槛更低。
销售保险的从业人员,有两种:保险代理人和保险经纪人。无论是兼职的或专职的。都要有一个身份去隶属某一类公司。当然,有的平台只要注册就可以销售,其实是有点违规的。
保险代理人有两种,一种是隶属于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叫保险代理人。
还有一种是隶属于保险代理公司的销售人员,也叫保险代理人。
保险经纪人,是因为隶属保险经纪公司,所以叫保险经纪人。
准确说,保险经纪人不是人,而保险代理人是人。
我们都简化,都是按销售看,都称为保险销售人员。
如果划分的话,分隶属于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和隶属于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的人两类。
所以自称经纪人牛逼的,其实有点忽悠。只是碰巧挂号在经纪公司叫经纪人,而找点感觉罢了,其实和保险代理公司的保险代理人没啥区别。所以,在保险代理公司的人,为了区别和保险公司代理人一样,会自称独立代理人。其实,国内没有真正的所谓独立的概念。都是隶属,无法独立。
因为是隶属关系,那么是受隶属公司的影响很大。
隶属保险公司,那么只能是销售保险公司有的产品。
但其实,隶属于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的人一样,受隶属公司的产品线的限制。
当然,隶属于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的人肯定比隶属保险公司的人优势大,毕竟销售的至少不止一家产品。
但是,隶属于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公司的规模,所在地域,公司的经营思路是差异非常大的。
比如,某牛逼的经纪公司/代理公司,在某地只销售两家公司产品。
为啥?当地主体公司少,没法签!只是地域限制了发展!地方性的代理公司特别明显。
比如,某发达一线地区。某牛逼经纪公司/代理公司签约30多家公司,而某牛逼纪公司/代理公司只签了十家左右。
为啥?公司签的多,意味着便宜的产品越来越多,能选择的越来越多。卖吃土的,公司赚的少!签的少,你没的挑,老老实实卖!这是公司发展思维限制了发展!毕竟公司是靠赚差价活着的!
同样道理,互联网平台也是如此.
某牛逼的知乎活跃大V大平台,其实号称客观,但实际上还是走的能卖什么卖什么的路线。只是肯定比线下国寿平安便宜多了,但是不是整个行业性价比最高的?那可不一定,反正你又不懂。所以会发现一个现象,某些平台只推荐那么几款产品,而并非市场上的一些网红产品。主要原因,还是平台没签,没办法销售。不是不想卖,而是臣妾做不到!
如果选人方面,优先选择第三方代理公司的代理人或经纪公司的经纪人,或互联网平台。比起单一公司的代理人,还是好了很多。并且,实际人在什么地区也很重要。处理相关信息和保司之间的联系,需要地域的支持。
二:找什么人?
因为本人是最初外勤销售身份进入传统保险公司,因为机遇转内勤。从事内勤不同的条线。然后又转型外勤第三方销售渠道。其实,这个身份和从业的经历,对于找什么人,还是深有体会的。曾经在培训部门,带过太多的新人,这么多年,还在行业的真不多。最终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原来的客户的后续会出现很多问题。虽然有的公司有售后相关的服务。但实质上,还是弱了很多。并且,从个人角度看,现在很多从业人员缺少的不是专业,而是经验。越来越多高层次高学历的人进入这个行业,学历高,学习力强,但不代表保险就懂得快。隔行如隔山!并且,有很多的经验是需要时间和历练的。这个是不容易学,并且有的是没地方学的。
所以,个人看来,选择人,主要看两方面,除了专业人品方面要靠谱外,另外要看从业的时间,和从业的历程。
1.从业时间长,指的是进入保险行业后一直专职的在这个行业。而不是曾经做过,中间断了,或兼职,又回到这个行业。这个有点折扣的。从业时间长并非时间越长就越专业。做了几年保险,啥都不懂的也很多。只是说,从业时间长,在这个行业能生存下来,肯定有他的道理。关键是,从业个几年以上,自己经手的,或者看到的,或者同部门,同公司等等,能接触到很多理赔,保全,纠纷,甚至诉讼等这方面的案例。这个,是很多人缺少的。特别是传统保险公司,从业几年,都会获取很多信息。这个在第三方渠道,其实是个弱势。虽然第三方渠道存在已经有十几年了,但是真正发展,也就这几年。很多公司其实没什么大量这类经验,在实操上,还是有所欠缺的。互联网平台,成立时间更短,这类经验就更少。并且很多互联网平台的流程都是分割的。销售负责销售,理赔负责理赔。销售,其实更需要获取相关理赔或保全,纠纷等相关的信息的,这个对于销售的产品推荐,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很多老的三方从业人员,在推荐产品方面,不太会跟风,因为有些事,看的更深层次。而不是只看便宜。便宜,总有他的原因。经历的越多,对于行业是越有感受,也是越谨慎的。就像开车,越是保险老司机,其实是越谨慎越保守的,因为经历的事情太多。
因为从业人员都有监管颁发的执业证,所以从证书上就可以看出至少是什么时候从业的。监管大概在07年左右,是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的,开始是不需要强制考证,后是是需要强制考证,具体哪年忘了。保险内勤是不强制有证。之后强制需要考取资格证(代理人考取代理人从业资格证书,经纪人考取经纪人资格证书),通过考试有证书之后才可以入行,然后隶属保险公司在申请展业证。资格证是保监发的,展业证是公司申请,然后公司制作下发的。是两证。有的公司展业证做好了,但不发。因为离职要核销,怕弄丢了申请核销很麻烦。2015年后,国家取消考资格证了,入行更容易了,直接由所在公司申请执业证即可。即之前的资格证和展业证合并为执业证。所以,15年前的从业人员是有资格证的,这个在现在的执业证上是有体现的,之后的,就没有了。所以,只要有资格证,说明至少是15年以前入行的,并且资格证编号是可以看出哪年考取的。并且之前是3年一审,中断了,要重考或补的。
这个是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只要是保险销售,在保险中介人员那栏,都可以查到个人信息:
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iir.circ.gov.cn
个人其实很倾向在传统保险公司从业3年以上,最好是成立时间长点的中大型公司。然后转型第三方的人。有金融背景的更好。因为在传统保险公司经历的事情多,转型第三方,更能感受到两者的差异,也更利于长久的为客户更深层次的服务。当然,这个都是相对的,最终看人。
重申一下:从业时间长,并非专业或能力一定强,只是说经历的事多,更利于对产品和公司的判断。如果有内勤的从业经历更好。比如专业性的部门,理赔,核保,精算等。或者服务类部门,培训部个险部这类。因为内外都能掌握一些咨询,了解保险公司内部的业务流程,更有利将来一些实际问题的协调,也利于做更客观的判断。至于从业的经历,现在保监网站上体现不出来,只能看个人的描述来判断是否靠谱了。但还是那句话,最终看个人。
这个也只是一个傻瓜式的判断方法。现在很多人选择网络上寻找从业人员。如果有可能,还是建议将这些推荐者的相关从业证件截图发一个存档。据说保监中介平台对于执业证也将上传照片。那么是不是本人就很容易判断了。并且监管将实行问责追溯制。如果有什么欺骗误导之类,就是将来不从事保险行业了,还是可以追溯相关责任了。这样更利于消费者的自我保护。特别是一些平台,销售人员的流动其实也是蛮大的,只是人变微信号不变而已。因为微信号都是公司的。换人了,客户根本不知道。这类也要注意相关人员的从业资质。
以上是第一部分,从业人员的选择。
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 赞 (0)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