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保乎精算君想跟大家说说“花钱看病”这件事,写这个话题的起源是来自一份读者给孩子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咨询。
这位读者去年给孩子购买了一份来自太平养老的“太平婴幼儿意外健康全保障保险”产品,8月底孩子因小病住院5天,出院时一共花费2577.15元,医保统筹报销1126.61元,太平养老这份保险理赔369.44元,读者自己承担1081.1元。
保险公司理算结果是:【2577.15-19.13(自费药)-720.92(自费诊疗)-300(免赔额)】× 90% = 369.44,条款约定只对社保范围内项目进行报销。
“怎么样才能住院看病不花钱?”这位读者给精算君抛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一
先说结论1:光靠医保肯定做不到看病不花钱!
医保是国家统筹、保障居民基本医疗福利的福利制度,作为福利制度,也就意味着人人都能保、但是人人都只能得到有限量的保障。
大家是否还记得2017年年底爆出的“医院被迫大面积停用医疗耗材”的新闻。这次医疗耗材风波,起源于贵州的两家三甲医院,因为医保基金面临穿底压力,贵州省两家三甲医院下发通知,大面积停用医疗耗材,致正常治疗遭受影响。
还有令患者感到诡异的话:增加收治“低高值耗材使用”的患者,严控收治“需高值耗材”的患者入院。换句话说,如果生的病需要用到比较贵的医疗耗材,那你可能就住不了院了。
所以,当时就有外界解读:难道贵州的医保已经穿底了?为什么对医用耗材下这样的狠手?
后来,贵州省卫计委赶紧出来澄清:出台相关规定是为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并不是说不收病人、不开药、不治病。
贵州省卫计委说,医院只是“停用了部分辅助性的可用可不用的耗材”,并未停止临床必须用药,更有受影响的医院出来澄清,停用这些耗材并不会影响临床手术的实施。
我们暂时不去深究“医保窟窿”究竟是否存在,但是大量的证据表明,ZF正在积极引导商业健康保险(医疗险、重疾险为主)的发展,无论是倡议保险姓保,还是最近银保监推出的《医保数据交换规范》,都可以看出商业健康保险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将会越来越多地分摊普罗大众的医疗费用负担。
未来是否会存在这样的情形:看病必须先出示医保卡、再出示商业保险单?
二
说结论2:购买商业健康保险!
首先,购买商业保险,目的就是为了去利用杠杆(花小钱),应付开支相对严重、需要大额资金补偿的财务风险(办大事),因此,针对高额疾病医疗费用报销补偿的,有各种“百万医疗保险”可以选择购买。
但因为“百万医疗险”通常都有5000-10000元不等的免赔额,而根据统计数据,以省属公立医院为例,通常人均住院医疗费用在16000元左右,地级市公立医院通常在10000元左右。
如果再扣除医保报销部分后,剩余的金额可能还不够抵扣百万医疗险的免赔额,因此百万医疗险注定使用频率不会太高。
▲ 数据来源:《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
所以,百万医疗险的使用频率不高,就可以不购买吗?绝对不是的!
因为,越来越多的疾病或意外受伤治疗,都会使用到社保报销范围外的药品和项目,万一花个几万到十几万,怎么办?
购买商业医疗险,至少应该定位在转移大额住院医疗费用开支的风险!
当然,如果只购买了百万医疗险,就会面临一定的免赔额报销缺口,而且这个缺口对应的住院发生频率其实并不低。
那么,针对这种发生频率较高、但医疗费用较低的小病小意外住院case,我们要购买哪种商业健康保险,才能做到“治病不花钱”?
这类产品大概应该是这样:
1. 提供5000-10000左右的住院医疗费报销额即可
2. 免赔额足够低,最好是0元
3. 报销比例应该在90%-100%之间
4. 能将自费项目和自费药物都纳入报销范围内
5. 保险公司在小额理赔案件处理效率上有比较好的口碑
例如:安联财险最近推出的一款住院宝保障计划,精算君认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上面的几点要求。
首先,这款产品的承保方“安联财险”,今年被京东入股,由一家纯外资财险公司变成了一家合资公司,从股东背景说,这家公司未来应该会有更多可能。另外,安联理赔服务效率还算不错,对于报销型小额住院医疗产品来讲,至关重要。
第二,这款产品责任简单,但是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以计划一为例:
1. 提供意外身故/伤残保额10万元;
2. 意外(导致的门诊或住院)医疗费用报销额1万元;
3. 疾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额1万元;
4. 医疗费用报销责任都是0免赔;意外医疗报销支持全球任意公立医院的治疗,但是疾病住院医疗要求必须在境内的二级或以上公立医院进行治疗;
5. 只要是医生认为治疗过程中合理且必须要的医疗手段,无论是药品、器械或治疗项目,都可以在社保报销后,对于剩余部分提供90%的保险理赔。
6. 没有经过社保提前报销的,例如跨社保地治疗的,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报销比例从90%下降为80%,市面上多数产品会下降到60%,安联住院宝还是有很大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首次投保时,疾病住院医疗报销责任有30天等待期,每年都连续投保的话,连续投保期间没有等待期要求。
第三,保险公司不因为投保时是否已经参加国家医保而区别收费,而是按照理赔时是否有社保先行报销而对赔付比例做区分,有社保跟没社保先行报销的的赔付比例差别也仅仅是10%。
这种产品设计方式,对于很多还来不及参与社保和医保(例如刚出生的孩子)、或者需要跨区域寻找更好医疗资源治疗的消费者,还是非常人性化的。
第四,这款产品的保费并不高,尤其是针对0-5岁的婴幼儿,如果选择计划一,年交保费仅为546元;对于6-17岁求学阶段的孩子,年交保费也仅仅是166元;18-49岁的中青年,年交保费则为229元;对于50-65岁的中老年人,年交保费则为440元。
第五,从健康告知问卷的角度说,这款产品问的比较细,从总体尺度来讲,比市场上同类产品略微严格,总体上多了两条,一条是关于父母和兄妹是否去世的问询、另一条是酗酒史、尤其是饮酒量的严格问询。
<< 点击大图查看 >>
<< 点击大图查看 >>
三
这类产品要不要买?
从保险和风险管理的角度说,这类小额住院医疗费用报销产品,应该列在百万医疗险之后购买,因为严重疾病以及因此带来的大额医疗费用开支的风险,必须通过更高报销限额的中端医疗险-“百万医疗系列产品”来解决。
对于各种小病、小意外所带来的小额医疗费用开支,在医保加持的情况下,对于剩余的医疗费用既可以选择风险自留,当然,如果你在意风险保障的全面性,也可以选择购买这类产品来弥补可能几百到几千不等的费用开支,这类产品绝对是百万医疗险的最佳组合。
最后,从保险精算角度说,这种小额住院医疗报销产品属于保险公司的“理赔重灾区”。一方面因为这类产品保的就是高频风险,同时因为保费偏低,保险公司根本不能对每个理赔申请去做实地调查,所以,很容易发生骗保情况。
因此,在传统线下渠道,这类产品就很少单独销售,一方面是因为保费太便宜销售端没动力,另一方面,保险公司通过捆绑高保费产品(例如重疾险、年金险)一起销售,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理赔率。
而在互联网上,得益于更快的传播效率和更低廉的销售成本,这类产品通常可以单独出售。当然,在线保单的赔付率如何有效控制也是保险公司需要认真思考的。因为这类产品已经出现过因为赔付率风险没有控制好而被迫停售的事件。
精算君迫切希望安联财险在大财主入股后,能有更多财力和技术,解决好产品稳定性、能然我们连续买的上,别买着买着,又没了。
保乎·小结
今天这篇文章,更多是通过一个点,带出两个面知识:
1. 要加入国家医保,但是也不能过分迷恋,医保负担的问题,未来只有商保配合才能解决。
2. 购买商业保险优先考虑重大风险带来的财务伤害,因此类似中端百万医疗险、重疾险,是需要优先考虑购买的,对于小额住院医疗费用,如果你在意保障的完整性,可选择投保,可以作为百万医疗险1万免赔额的有效搭档。
如果大家对于安联住院宝这款“万元护”产品感兴趣,欢迎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