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寻思这问题太基础了,之前说过好多遍,随手就转发给她之前写过的文章,让她看看。
谁承想,是人家问题高深。
问的不是简单的区别,而是站在当下考虑未来:医疗险的保障期限越来越长。
现在有保20年的,之后应该还会有更长的……这么下去,重疾险以后还有买的必要么?
还是我的粉丝会问,点个赞!
这篇,说说我的看法。
任何时候,医疗险和重疾险都是互补关系。名字就决定了他们是不同的产品,没办法谁替代谁。
想象一下:
如果只有医疗险,没有重疾险
医疗险,报销看病费用,花多少报多少,专款专用。
住院时虽然用不着自己花钱,但出院后的药钱、康复的钱,可不给报销,都需要自费。
医疗险能凭结算收据报销医疗费,但康复费用报不了。这些费用加起来也得十几万,靠自己同样压力大。
关键是看大病初愈之后都康复情况,要是一两年内无法工作,家庭支出的钱从哪儿出?
有老本是还好,要是逼到房贷还不上,甚至可能要卖房,那就亏大了。
只有重疾险,没有医疗险呢?
重疾险,理赔了就直接几十万打到你账上,这部分钱你是治病也好、留给家人也好,全由你自己支配。
钱可以自由支配,是重疾险的价值之一,但也要看你保额买的够不够多。
几十万现金用来治病可能都不够,要是钱全用于治病,家庭日常支出一样没着落。
所以最好都要买。
用于治病,有医疗险,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不心疼理赔款。
用于康复,有重疾险,可以安心恢复,收入中断也不至于整夜睡不着觉。
说到外购药,癌症家属都不陌生,这是一种除了想办法弄到钱,还要托关系弄到药的麻烦事。
一些治疗效果好的抗癌特药,医院不是没有,而是有限。
卖完一批,下一批需要等,而癌症患者的用药,是等不起的。
医院没有的药,就要想办法去院外买到,但是只要脱离医院买这些药,就不在这两款长期医疗险的报销范围了,钱只能自己花。
抗癌特药挺贵的,一般人家吃不起,有能报销的保险还用不上,进退两难。
如果有重疾险的理赔金,那可以拿理赔金去买药,可以从钱上解决问题。
二、重疾险还是要买终身。
除了长期医疗险,最头疼的一波人,就是买了定期重疾险的。
同样保个20年,年龄大的人买重疾险,价格本就不占优势。
保额买少了,还不顶15、20年医疗险给力。
医疗险,再怎么说报销额度够啊,比重疾险还能便宜点。
能不让人纠结吗?
但我这么说,并不是说定期重疾险不好,预算有限可以选,但是现在也可以用长期医疗顶一顶。
重疾险,买了定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以为买了定期就等于捡便宜了,终身的就不考虑了。
70、80岁之后,生病了怎么办?
那时候,长期医疗保障结束,定期重疾也到期了,手里没有保险,怎么解决医疗问题?
所以,终身重疾险,无论如何也要买,再搭配一份能多长就多长的医疗险,完美了。
不限院内院外用药,不怕院内没引进药物。而且停售后也可以无等待期、免健康告知转投人保健康的其他医疗险。
毕竟现在好医保还没出20年的医疗险,可以期待一下,万一能无缝衔接,岂不更好?
如果年龄在50岁以上,并且是第一次买医疗险,我更建议平安e生保·长期医疗。
保证续保20年,可以直接保到70多岁,比直接买定期重疾险要好。
60岁前重疾可以赔付180%保额,轻中症的赔付比例够高,针对高发轻症还有二次赔保障,在同类型产品里,是最能打的。
推荐投保条件:不含身故+癌症二次赔。
如果家族有心脑血管病史,还建议附加心脑血管二次赔。
支持异地投保,60岁前重疾可以赔付160%保额,比达尔文3号低20%,不过价格也更便宜,所以从性价比角度讲,不赚也不亏。
推荐投保条件:不含身故+癌症二次赔。
如果你还没有买重疾险,可以趁现在上车,保留一张 “早期甲状腺癌” 重疾赔付的车票。
一份重疾险都没有的,我建议直接买达尔文3号。可以先买30万,之后有好产品再加保。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