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陪着我们走完了一整个春夏秋冬,直到今天,这场战役都还未告终。人们都不禁担忧,何时才能驱散疫情的阴霾?
令人振奋的是,新年伊始,就听到了国务院传来了一则好消息,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兼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曾益新指出:
“疫苗属于公共产品,价格可能会根据使用规模的大小有所变化。但是一个大前提是,肯定是为全民免费提供。”
这一次发声等同于官宣,新冠疫苗将会全民免费提供,全国每一个老百姓都能打上疫苗,无疑为我们抵抗新冠疫情搭建强有力的防护网。
尽管目前已经有不少小伙伴免费打上了疫苗,但对于新冠疫苗,效果如何?要不要打?具体要怎么打?想必很多小伙伴都是一知半解。
今天就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主要内容如下:
疫情当下,各国的经济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除了防疫控疫,研发疫苗同样是重中之重,甚至说是未来扭转疫情颓势的关键也不为过。
在我国,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所推出的“COVID-19疫苗”,已历经三轮试验,确保了疫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目前已经正式上市。
“COVID 19疫苗”的推出,意味着我国已成为全球上市疫苗种类最多的国家,平均有效保护率在79.34%左右,可以说是非常瞩目的成绩。
而美国推出的的两款mRNA疫苗,辉瑞和莫德纳疫苗所公布的数据,则是接近95%左右的保护率。
表面看上去我国的疫苗保护率并不及辉瑞和莫德纳,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这一次各国对于疫苗的开发,都是处于特批提速阶段,因此各个疫苗的有效性都只是通过不过几万人的临床数据来统计计算的。
几万人看上去很多,但乘上比1%还低的感染率就少得可怜了,看上去悬殊的差距,实际情况可能只是十几二十个人的差异而已。
更何况不同的地区、人群本身测试的结果出入就很大,在部分试点地区,我国疫苗的防护率同样也是超过90%的,所以说现在就要精准确定国内外疫苗具体的效果,还有些为时过早。
此外,数据的差异,本身也与国内外疫苗的种类不同有一定关系,国内采用的多为灭活疫苗,而美国则是以mRNA疫苗为主,两者的差异我们看一张图就知道了。
(点击查看大图)
从理论上讲,mRNA虽然是创新技术,但是其安全性是有保证的。
只不过,现如今全球疫苗都处于非常规的加速研制,在这种情况下,越是创新的技术就越有可能面临未知的风险。
因此,我个人会更倾向于选择我国目前已经非常成熟的灭活疫苗,有充足的临床经验,对于接种风险的把控也会更加严密。
讲完新冠疫苗的效果,很多人难免还是会纠结,毕竟是加班加点赶出来的疫苗,前后不到一年,现在接种是否安全,有没有必要呢?
有这种担忧很正常,我也可以拍着胸脯告诉你,现在打新冠疫苗,很安全。
早在今年6月份,我国疫苗就已经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已累计接种超过150万剂次,其中不乏有接近6万人出没于一些高风险地区,均没有出现严重感染的情况。
如前面分析的,我国灭活疫苗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对于接种可能产生的风险都有充分的把握,目前看来,疫苗的安全性绝对是过关的。
但是大家也不用着急,目前虽然已经开始推行全国免费接种新冠疫苗,但也是需要逐步生产、逐步扩散的。
非高风险人群并不需要着急接种疫苗,毕竟我国防疫、控疫的措施做得很好,大家平时多注意些就好。
目前最需要接种新冠疫苗的,还是那些往返于疫情前线的高风险人群,如从事医疗卫生、海关口岸、冷链检验、交通运输等工作的人群,他们所面临的风险远远大于一般人,自然比我们更需要接种疫苗。
对于新冠疫苗,大家想必也有不少疑问,这里整理了一下几个常见的问题,希望能解答大家的疑惑。
目前新冠疫苗仅对18~59岁的人群开放预约,此外还有以下几类人群,并不适合接种新冠疫苗。
② 正处于发热、感染等疾病急性期、患免疫缺陷或免疫紊乱的人群;
③ 严重的肝肾疾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患者等人员
此外,不在18~59岁接种年龄段范围内的人员,需要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数据披露,明确是否后续能够接种。
由于没有发表相关临床研究数据,因此,目前孩子、老人、孕妇不在可打疫苗的人群范围内。
接种疫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局部性和全身性的不良反应,详见下图
(点击查看大图)完成接种后,应在现场留观30分钟,如若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确认无碍后方可离开。
如果回家后出现不良反应,则报告接种点工作人员,必要时需及时就医。
新冠疫苗只是可以尽可能降低我们感染的风险,但绝不是100%,即便接种之后同样存在感染的风险。
目前我国的疫苗保护率在79.34%左右,意味着打完疫苗并不代表高枕无忧,该带口罩还得带口罩,通风透气,注意卫生。
此外,新冠疫苗也是有时效性的。
一款疫苗,通常要求提供至少6个月、1年及以上的保护,目前新冠病毒也才刚刚满岁,要判断疫苗的时效性还有点早,依旧需要持续跟踪研究。
根据目前的研究数据,我国新冠疫苗抗体在6个月以上仍能维持较高水平,基本上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要求,是否能持续更久还有待观察。
有些小伙伴可能同时刚接种完狂犬疫苗,或是HPV疫苗,好奇能不能跟新冠疫苗一起打。
目前来看并不建议新冠疫苗跟其他疫苗混着打。
新冠疫苗毕竟是新疫苗,试验样本有限,目前并没有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的数据,出于安全性的考量,不建议同时接种。
需要接种其他疫苗的话,至少要跟新冠疫苗间隔2~4周的时间。
很多人担心病毒变异会不会导致疫苗无效,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倒是不用担心,根据数据,目前病毒变异并不大,仍在疫苗防护范围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主任医师王华庆也有解释:
“病毒是最简单的生物之一,它的增殖要依靠活的细胞。在增殖过程中,病毒会发生变异,大多数变异不会影响病毒的致病性、检测试剂敏感性和疫苗的有效性。”
即是说,病毒的变异,并不会给疫苗上市造成影响,更不会影响疫苗的保护效果,大家依旧可以放心接种。
根据工信部今天发布的信息,目前我国以国药中生北京公司为首的三家药企已完成2020年产能建设任务,预计2021年可加速生产,产能可达10亿剂次以上,足可满足国内大规模接种的需求。
黎明前的曙光已经到来,不用多久,我们就能度过这漫长的黑夜。在这场人类与疫情的战争中,我们终归还是坚持了下来,距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
何其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众志成城,齐心抗疫,终是竖起了一座高墙,将疫情阻挡在外。
从全民防控,到疫苗全民免费普及,我国防疫的每一步都走在世界前沿,在这最后时刻,我们更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齐心协力,给这场防疫的战争划下最完美的句号。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