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医疗保险作为补充医疗保险的重要形式之一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相对于基本医疗保险而言,商业医疗保险在我国发展得很不充分,但其市场潜力巨大。在“医改”中,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大有作为,并可实现多赢格局。当然,在挖掘其市场潜力的同时须注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策略,解决问题。
市场巨大潜力
近年来,我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速度很快,年均增幅高达52%,保费占寿险的比重逐年提高,产品不断丰富。据测算,2001年,我国的健康保险保费为60.27亿元,增幅达117.65%,远高于同期42.6%的人身保险保费增长率;健康险占人身保险总保费的份额由2000年的2.77%上升到了4.24%。商业医疗保险除为城镇职工提供社会医疗保险封顶线以上的大病、住院等保障外,还可为非城镇职工提供各种层次的医疗保障。根据卫生部的统计资料,200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已经达到4700多亿元,其中居民个人支出将近2900亿元。由此可见商业医疗保险市场潜力之大。
发展中的问题
但商业医疗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有目共睹的。商业医疗险在寿险公司经营中尚处于从属地位,寿险公司经营健康险的软硬件基础薄弱;市场上存在恶性竞争,保险公司恶性降价、相互诋毁,甚至误导客户;政策法规没有明确补充医疗保险的经营主体,不少地方的社保部门、商业保险公司和行业互助组织等机构都在经营,市场秩序混乱;保险公司和医院之间缺乏直接紧密联系,保险公司在核保、理赔和风险控制方面难以得到医院的配合;商业保险公司的健康保险经验数据少,风险测算和精算定价缺乏科学基础,等等。
对于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专家学者纷纷进言。专业化经营是商业医疗保险快速发展必由之路,商业医疗保险在产品设计、精算定价、核保核赔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都需要专业化的运作。专业化的医疗保险经营模式需要树立专业化的经营理念,包括建立专业化的管理模式、精算体系、风险控制、信息平台,以及建立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等。
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相关政策和部委的支持。专家建议,国家政策最好能够明确商业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的界限,将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封顶线以上部分交予商业保险公司办理,以利于商业保险公司确定市场定位;在税收政策上,建议给予个人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保险费在一定限额内免征个人所得税。此外,加快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在卫生部的支持下,尽快建立保险公司和医院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关系;联合社会整体力量,集合卫生、社保、保险公司的医疗保险数据,共同构建疾病发生数据库、医疗费用数据库等。
针对上述问题和建议,保监会官员表示已有相应的促进措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陈文辉介绍,目前保监会正在积极研究设立专业化商业医疗保险公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待条件成熟时,可考虑设立专业化的健康险公司。此外,保监会还将促进现有寿险公司健康保险的专业化发展。目前保监会已完成了《关于加快中国商业医疗保险发展的指导性意见》的草案,即将在征求意见后颁布。此外,保监会还将积极协调并争取社会保障、卫生、财政、税务等相关部委的支持,为商业医疗保险寻求更好的发展环境。
过去几十年,中国医保覆盖率上升,保障水平加大,但由于被医疗险拖累,中国保险公司的健康险盈利性较差。商业医保产业链前端为药品、医疗设备的生产企业以及销售商。中端为保险中介机构,代理银行。而后端是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商业医疗保险提供者,医疗服务提供者,保险公估人,政府,律师等。商业模式主要有管理式医疗、结合式医疗、第三方管理、医保合作等模式。未来,保险公司对医保体系的参与程度将越来越高。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