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保优赔
保优赔 保优赔理赔 明化保险 深圳明化 全国理赔热线
保优赔保险理赔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终身寿险,应该量身选购才行!

loadingloading
[提要]我们在买寿险时,总是不知道买终身寿险还是定期寿险,事实上这两者在费率上的差别较明显,这是因为两者一个属于可以返本的储蓄型险种,一个则是消费型的险种。因此想要买终身寿险,一定要量

我们在买寿险时,总是不知道买终身寿险还是定期寿险,事实上这两者在费率上的差别较明显,这是因为两者一个属于可以返本的储蓄型险种,一个则是消费型的险种。因此想要买终身寿险,一定要量身选择。

终身寿险的储蓄功能较强

我们可以通过相同的保险标的为参考,比较一下定期寿险与终身寿险的费率结构,以同样是30岁男性、缴费期限20年、保额10万元为例。

定期寿险的保险期限如果是20年,那么每年缴纳的保费大约300元左右。而对于终身寿险被保险人来说,保障可达终身,他20年中每年所要缴纳的保费在3000元左右,甚至更高。

由此可见,在背景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终身寿险的保费可以达到定期寿险的数倍、10倍乃至更高。那么,面对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这样一道选择题,你会做何选择呢?想必要从家庭实际情况出发吧。

而终身寿险更像是一种“长期储蓄”,到一定时候必定得到返还。因此,这类保险产品比较适合有一定年纪的家庭富裕型人士,他们事业有成、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每年上千甚至上万元的保费不会造成负担,希望能在身故后给家人带来一笔收入。

而对于年轻人来说,大多数人并不适合终身寿险,一是其保费较高、保障额度又较低,年轻人更需要高保障、低保费的产品来规避身故风险;二是保费的投入也是一种投资,终身险的回报率显然偏低,且对被保险人本人无贡献可言,年轻人不妨考虑较积极的手段,积累更多的财富。

如何选择保险额度和保险期限?

选择终身寿险的时候,投保人还会遇到两大难题:保额该定多少?缴费期限选多久才好?

第一,保额的设定。

对于保额的设定,有一种比较粗糙的但挺实用的公式,那就是“双十”原则,也就是说可以用年收入的10%来购买保险,而保额应该是年收入的10倍以上。在实践中,个人还应根据家庭情况做衡量和调整。比如有家庭贷款的人,可以将保额适当调整,涵盖贷款余额及几年的生活花销;子女尚年幼者,可以考虑到教育金的问题,尽量给另一半减少压力。当然,任何保险规划的制定都以缴费能力为前提,就如前面所言,如果终身寿险的保费对你是笔不小的开支,而你又想获得一定身故保障,建议选择消费型产品,就当“花钱保平安”。

第二,缴费期限的选择

在缴费期限的选择上,往往与投保人的经济实力有很大的关系。目前终身寿险的缴费形式一般有趸缴,短期缴费如3、5年期,以及长期缴费如10、20、30年期。对收入不稳定的人来说,可以考虑趸缴或短期缴费,在短时间内完成长期保障,以免后顾之忧。而对收入稳定的人来说,可以选择长期缴费,选择分期缴费的话,保障功能更可以凸显,比如在投保三五年之后被保险人就发生身故的,受益人同样可以得到相应的保险金,而实际付出的保费却只有约定的几分之一。

另一方面,如果分期缴费者已经缴完了所有期数的保费,虽然看上去比一次性支付保费的人要“多出了不少钱”,但实际并非如此。比如,趸缴40000元保费的一份保单,如果分30年期缴则需要每期3000元保费相比,后者看起来要比前者多投入5万元。但考虑到随着通胀等因素影响,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也就是说30年后的10000元也许只能等于今天的1000元,最终计算下来,很难说趸缴和分期缴费哪个更划算。而且从保险精算的角度讲,保险公司也不会提供说优劣相差很大的缴付方式。

对于年轻人来说,大多数人并不适合终身寿险,一是其保费较高、保障额度又较低,年轻人更需要高保障、低保费的产品来规避身故风险。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

还有其他保险和理赔问题?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loading
  • 看不懂保险条款
  • 不清楚如何挑选保险产品
  • 如何快速申请理赔
  • 被拒赔、被少赔怎么办
  • 其他
请选择预约的问题类型
请输入2-6位中文字符的姓名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loading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

loadingloading

预约成功!

理赔顾问将在预约成功后30分钟内与您联系,请您注意接听来电,谢谢!

热门问答

最新资讯

更多>>
在线咨询

全国理赔热线

(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

电话咨询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