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职业者,一般包括灵活就业人员、未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不过好处在于自由职业者都是自由缴费,有钱就可以交,没钱就可以不交。特别是像新冠疫情这种时期,完全可以停止缴费。
缴费基数也可以从60%~300%之间自由选择。国家设立的条件也比较宽松,退休年龄以前,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就可以领取养老金。
如果是企业参加社会保险,与自由职业者参保还是有相当大不同的。
首先,企业参加社会保险是强制性的。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必须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维权。这些行政执法机关可以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第二,企业参保缴纳的种类多。企业参保应该缴纳社保五险,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已经合并,但是有关待遇依然保留。烟花剧院人员参加的只有养老和医疗,而且一些地区参加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低,还不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最主要的是生育保险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是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不用缴纳。对于一些男性,说实话不交更划算。
第三,企业参加社保,是由职工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社会保险费。比如说基本养老保险职工承担缴费基数的8%,用人单位承担缴费基数的16%。基本医疗保险职工承担2%,失业保险职工本人承担0.3%~1%。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一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是20%,还是低了4个百分点的。
对于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国家设有社会保险个人账户。职工本人缴纳的钱,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剩余的部分会进入统筹账户。
灵活就业人员,由于需要本人承担全部的社会保险费,不可能在没有单位缴费的情况下就全部进入个人账户,这样养老保险基金就会严重不平衡了。一般灵活就业人员记入个人账户的比例依然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8%,医疗保险个人账户2%。剩余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划入统筹账户。
实际上,虽然名义上钱的去向是分为两个账户,但这两个账户中的钱都在社保账户中(现在在国库中),个人账户只是记账而已,并不是像银行账户一样,里边真正有钱。社保账户中的钱,实际上除了有职业者和职工个人缴纳部分、企业缴纳部分以外,实际上还会有大量的国家补贴,2020年的国家财政预算显示,2020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仅财政补贴收入就高达21628.96亿元,占社保基金总收入的28%。没有国家补贴,根本就无法维持养老金这样高的待遇。
所以,自由职业者参加社保要正确看待个人账户的记录问题,不影响大家养老金待遇,放心好了。
第一,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选择参保的种类,而企业职工需要参加社保五险。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企业职工应当参加社保五险,也就是必须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是可以参加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也就是可以自由选择的。
企业能够参加五险,也就会比职工多缴纳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三种保险费,同时也会多这三种待遇。尤其是失业保险,符合一定条件可以领取失业金待遇,也是非常划算的。
第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比例低,缴费基数自由。大家都知道灵活就业人员挣取收入不容易,没有稳定的工作,全靠自己努力,因此国家在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方面也会给予很多的照顾。比如说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参保是职工本人承担缴费基数的8%,用人单位承担缴费基数的16%。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是自己承担20%,总体缴费比例定了4个百分点。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出企业职工参保是最划算的,只需要承担8%而已。
像一些地区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有的地区会专门设计不包含医保个人账户部分的医保缴费。毕竟医保个人账户部分的钱是从个人缴费中出的。像杭州市是直接扣除了个人承担缴费比例的2%。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可以自由选择缴费基数,企业职工原则上应该是跟职工本人上年度的平均工资有关。南京地区专门给灵活就业人员设立了最低基数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基数可以超过医保基数,而企业职工一般是养老、医疗缴费基数是一样的。
缴费基数是影响职工待遇的一项重要因素,不管是灵活就业人员缴费还是企业职工缴费,大家缴费时间下,相同的缴费基数退休待遇就相同。养老金,并不是跟缴费钱数高低和缴费比例高低有关的。
第三,灵活就业人员和企业参保都有一定的国家照顾。国家对企业的照顾更多一些。一般来讲,企业是更强大的社会经济主体,他们是创造社会就业岗位的主要力量。今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国家减免中小微企业2月份到12月份的养老失业工伤社会保险费企业负担部分。大型企业2~4月份减免50%,湖北省2~5月份大型企业方三项社保费全免,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压力。
对于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可以享受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一般国家会补贴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险部分,比如养老、医疗和失业,工伤是需要自己缴纳的。灵活就业人员,国家给其的社会保险费补贴最高是个人缴费的2/3,比如青岛市是每月最高500元。享受时间一般都是36个月,除非首次申请,距离退休不足5年的可以延长到退休。新冠疫情期间,距离退休不足一年的,可以延长享受到退休。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