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只要不考虑极端情况,绝大多数人都是稳赚不赔的。
假设社会平均工资5000元,最低缴费基数是3000元,按照20%的比例缴纳养老保险,一个月缴纳600元,一年7200元。15年是108,000元。
实际上往前推的话,由于社会平均工资比较低,最低缴费基数也低,一般来说也就缴费七八万元。
如果现在退休,养老金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如果我们始终按照60%缴费基数缴费,实际上平均缴费指数就是0.6,缴费15年可以领取1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养老金。假设社平工资是5500元,每月基础养老金是660元。
个人账户的金额实际上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划入的(相当于个人缴费的40%),但是每年会计算利息。假设总共缴费8万元,按照40%计入个人账户大约是3.2万元,再算上利息差不多是四万元左右。如果是60岁退休,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是280元。
两部分养老金相加,每月840元,一年大约1万元。难道是七八年就拿回本金?
错了!退休以后国家会每年统一调整养老金!养老金的调整一般是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进行。定额调整是每一个人都增加相同的钱数,显示的是公平原则,也是对于养老金调整人群的照顾,能够让他们共同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挂钩调整,又分为按缴费年限挂钩和按养老金水平挂钩。适当倾斜,一般是对高龄老人和艰苦边远地区倾斜。
一般来说,回本时间要短得多。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新生儿的预期寿命是77.3岁。成年人的预期寿命会更久,因为已经度过了很多风险。按照平均能活到77.3岁计算,我们至少能够领回到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两倍。实际上,是一笔相当划算的“买卖”。
大家一定要记住,参加养老保险,为的是应对长寿风险,而不是考虑意外得失。按照世界各国的保险公司经验显示,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死亡的概率要比不参加的人低好多。
所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一)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退休当地上年度社平工资,存在好多种口径,但是具体口径是由各地政府自行确定的社平工资口径。不过,未来国家会统一到全口径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
缴费指数,等于当年的缴费基数之和÷当年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历年的缴费指数平均值叫做平均缴费指数。一般来说如果我们按照100%档次缴费12个月,那么缴费指数就是1。不过我们要记住,社会平均工资的口径应该是一致的。
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这样就涵盖了所有的工作时间。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实际上是当地实施统账结合制度以后才建立起来的,全国统一的时间一般是1997年。但是上海、深圳等地是1992年,青岛是1994年10月,还有很多地区是1996年1月1日开始。
从这个角度讲大家应当明白,对于统账结合之前的缴费年限,原来是缺少了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如何保障公平性?那么就要通过过渡性养老金再来补偿。
很多人觉得很诧异,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要比个人账户养老金划算的多呀?而且还跟社平工资相挂钩。实际上,一个职工如果按照100%基数缴纳社保,社平工资不变的话,每缴费12个月可以领取0.69%社平工资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系数一般是1%~1.4%,这又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在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时候,还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企业年金制度,单位最高缴费不超过工资总额的8%,个人不超过4%,相当于个人账户划入总额的1.5倍呢。所以1%~1.4%,实际上也是综合考虑确定的。
目前,北京市过渡性养老金计算的时间最长。一九九八年七月一日之前的缴费年限都可以计算过渡性养老金,这也是各地方的差异了。
这就是过渡性养老金存在的理由。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应拥有过渡性养老金的老人陆续退休,过渡性养老金就会消失的。所以过渡性养老金,实际上也真是“过渡”而已。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