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养老保险的计算公式是全国统一的,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不过,如果是原先的国有企业及企业工人,在当地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以前参加养老保险或者有视同缴费年限,会有过渡性养老金。
(一)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上年度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各省市计算公式并不相同,但大体都跟社平工资挂钩,跟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挂钩,过渡系数1%~1.4%。一般我们自己参保缴费的时候,都已经建立了统账结合的养老制度,因此,只计算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就可以了。
首先,我们看基础养老金。根据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基础养老金跟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等三个因素挂钩,然后经过复杂的计算而来。
基础养老金如果简单的描述,则是按照100%缴费档次缴费一年,可以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缴费档次是60%,可以领取0.8%;缴费档次是300%,可以领取2%。可以看出,基础养老金具有缩小养老金收入差距的功能。60%和300%缴费钱数差4倍,但是养老金待遇只差1.5倍。
因此,缴费20年实际上可以领取16%~40%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第二,看看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最好计算的,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是全国统一的,从40岁到70岁都有唯一对应的计发月数。50岁是195个月,60岁是139个月。2005年以来一直没有变过,未来当然有可能改变。
个人账户的余额,只要查询社保系统就好了,任何一个参保人都可以通过社保查询系统查到自己个人账户的钱数。但是这个钱数怎么来的,确实非常麻烦。
每月我们社保缴费以后都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记入个人账户。每年国家还会公布记账利率,2016年开始是人社部和财政部统一公布。2016年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是8.31%,2017年及以后也在7%~8%之间。
由于缴费基数不同,每年的记账利率也不一样,很难计算出一个统一的结果。但是,如果我们假设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跟工资增长率一致的话,可以得出跟社平工资挂钩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如果是按照60%基数缴费20年,60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可以领取8.29%的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而如果我们按照300%基数缴费20年,可以领取41.4%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完全按照缴费基数的比例来计发的。
养老金合计是24.29%到81.4%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社平工资在6000元左右的话,退休后每月养老金在1450元到4880元之间。多数情况养老金会比这一标准低一些,因为过去的记账利率普遍比较低。
总体来看,缴费养老保险20年,有可能领取养老金在2000元以上,但是一般需要100%以上的养老保险基数缴费了。
一般来讲,由于每年养老金进行增加。在增加的时候,有一部分调整叫做挂钩调整,会根据缴费年限进行养老金调整。缴费年限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如果我们能够多出一个月,这样会更划算一些。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