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养老金计算公式,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其中,基础养老金是跟社会平均工资挂钩,个人账户养老金跟个人账户的余额挂钩。
如果2020年使用的社会平均工资降低了,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又没有增加,这种情况下确实会导致计算出来的养老金2020年要比2019年待遇低。
2020年的社会平均工资会下降吗?
总体来看,2020年社会平均工资下降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2020年一季度我国GDP20.6万亿元,比上年度同期降低6.8%,而实际上名义GDP仅仅下降了3.45%。相应的GDP降幅预计二季度会趋缓,毕竟我国的经济生产生活也日趋恢复正常了。预计三季度、四季度会恢复到正增长。总体来看,全年为负值的可能性不大,尤其是名义GDP甚至有可能保持3~5个百分点以上的正增长。
居民收入呢?2020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扣除价格因素下降了3.9%,可是呢,名义上涨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91元,名义增速0.5%,扣除价格因素下降3.9%。
通过这种比较,大家也应该明白为什么要我们国家的养老金会年年进行上涨了。毕竟物价也在增长的。保证退休老人养老金的购买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惠民举措。
可是计算养老金,我们都是要使用名义社会平均工资计算的。近年来我们的社会平均工资增长速度非常可观的。比如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9.8%,私营单位增长8.1%。所以,职工工资收入2020年将大概率保证正增长。这样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也不会减少,甚至会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当然,2021年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也会继续调整。如果调整幅度继续维持5%的水平,可能会产生养老金增长速度超过新退休人员由于社平工资提升养老金速度的情况。不过这种情况属于退休老人的养老金都增长了,只不过是有的人增长速度高,有的人增长速度低而已。
综上,只有极端情况下我们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才会减少,但是2021年绝对不是这样一个年份。我们国家的经济还是会迅速恢复并健康发展的。
参保职工按时缴纳社保,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养老保险缴费累计满15年以上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目前,参保缴费生成的养老金待遇只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而且计算公式是全国统一的。
(一)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我们在职时缴费,一般都是按照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缴纳钱数,因此可以确定的是缴费基数和缴费时间。
缴费指数实际上等于当年的每月缴费基数之和÷当年的社平缴费基数。因此,我们的缴费基数越高,缴费指数就越高。提升基础养老金也会越高。
缴费时间,在基数养老金计算公式中的作用当然是缴费时间越长,退休待遇越高。
如果我们按照60%最低缴费基数缴费15年,退休可以领取1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按照300%的缴费基数缴费15年,退休可以领取30%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是300%基数缴费40年,退休可以领取80%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很明显,只要上班时的缴费基数越高,退休基础养老金待遇会越高。
当然,对于我国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缴费年限,国家是通过视同缴费光临的方式予以过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人群会越来越少,最终完全转变为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退休后的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对于缴费差异,体现的更明显。因为个人账户的钱数是按照缴费基数到8%划入的,因此缴费基数越高,肯定个人账户养老金积攒的钱数越高,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越高。
尤其是企业在职职工,职工本人需要缴纳的缴费钱数恰好是缴费基数的8%,等于计入个人账户的部分。职工个人账户里的钱如果领取不完,去世后可以由继承人继承,因此是肯定不会亏本的。
(三)退休后养老金的增长。
退休时我们计算的养老金并不是我们一辈子的养老金。我们的养老金是以退休时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为基础,年年进行调整。
2005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16年实现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统一调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增加了4倍。
养老金调整的方式是通过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来进行的。挂钩调整包括了按缴费年限挂钩和按养老金水平挂钩,所以缴费年限越长和养老金水平越高,调整的养老金也会越多。
综上所说,目前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设计非常科学,是相对公平的,绝对公平并不好。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