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有法律规定。最初提出养老金年,年上涨的是《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年38号),提出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工资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实施,在法律规定中明确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这样养老金增长就成了立法规定。
第二,确保公平。实际上依照退休养老金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计算的时候都要使用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而且每一年个人账户的余额都会计发一次记账利息。如果其他因素都相同,社会平均工资增长了8%~10%,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增加了7~9%,实际上我们养老金水平也会提升7%~10%。晚退休一年养老金就能提升这么多,那早退休的人员不就吃亏了吗?尤其是每年12月份和次年1月份退休的人员,养老金差距过大的话,也是很不公平的。所以,我们需要对已经退休的人员进行养老金调整找到公平的,不能把差距拉得太大。
过去的时候,由于养老金调整水平过高,反而导致了晚退休继续缴费,不如早退休领着养老金,进行养老金增长划算。因此,养老金调整幅度的确定也是一门大学问,国家也是经历了10多年的调整,才摸索出来的现在的规律。
第三,减少差距。一开始退休时,养老金分别是300元和1000元,差距非常悬殊。如果我们按照比例调整的话,这一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为此,国家在进行养老金调整的时候,使用的是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
根据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末我国共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12310万人,养老保险基金支出49228亿元,人均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负担4万元。
第1种算法,延迟退休一年相当于一年不支付养老保险基金,就可以就可以减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49228亿元。
第2种算法,2019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是52919亿元,如果所有人都延迟退休一年,养老保险缴费就会增加一年,这样养老保险基金就会增加52919亿元。
一正一负养老保险基金将会增加结余10万元以上,真的很惊人!
实际上,上面的计算只停留于表面,并不全面。养老保险基金的变化应该是动态的、长期的。
如果我们突然所有人都延迟退休一年,实际上在当年就不会有办理退休的人员了。但是已经退休的人员还是健在的,不可能不发养老金,49228亿元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还会存在。
由于国家每年要根据职工工资和物价增长情况,适时调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还会增加。不过由于有一部分退休人员去世,他们的养老金可以省下。
如果超长时期的延迟退休,比如说5~10年,才能够使得退休人员数量大大减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增大,人们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大大缩短,能够彻底解决养老保险基金压力。
不过相对而言,这样会损害到很多中低收入群体尤其是低端岗位劳动者的利益。因此,国家在退休延迟退休的时候,肯定会小心谨慎,在维护多数人利益的基础上推动延迟退休。比如只有有工作岗位的人才会延迟退休,这样他们收入有保障,养老金还会提高,肯定反对压力会小得多。
另外,要想解决养老保险基金的压力问题,仅靠延迟退休是不够的,还要考虑社会保险费的征缴以及财政补贴、养老金计算等问题,所以,延迟退休方案是非常复杂的,会稳步推进,不会一蹴而就的。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