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多位年长者向消委会反映早些年去银行存定期存款时,有银行工作人员鼓动他们购买“收益颇丰、利息更高”的理财产品,等到办理完手续后才发现这份“理财产品”其实是一份保险单,退保时,计算所得利润与预期收益相差甚远。
退休教师王大爷反映,2011年6月初其去某银行存款时,一名银行工作人员很热情地招呼他,并介绍有一项理财产品,推荐其购买。王大爷心想银行是有保障的,便决定把原本要存定期的2.5万元购买了理财产品.对方说保险和基金是一样的,保证收益比定期高,王大爷将信将疑,但也没多追问。今年6月,眼看3年期限已到,王大爷到保险客户中心申请退保,工作人员告知此其保单的期限是10年,提前支取将会损失数千元。王大爷这才一字一句地阅读合同条款,发现自己被忽悠了。今天听到的最让人低落的一句话:“要是你帐户里的钱不到10万,那不叫存款,只能叫余额。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