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健康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的身体为保险标的,保证被保险人在疾病或意外事故所致伤害时的直接费用或间接损失获得补偿的保险,包括疾病保险、医疗保险、收入保障保险和长期看护保险。
疾病保险指以疾病的发生为给付条件的保险;医疗保险指以约定医疗的发生为给付条件的保险;收入保障保险指以因意外伤害、疾病导致收入中断或减少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长期看护保险指以因意外伤害、疾病失去自理能力导致需要看护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
1.对个人和家庭:对大多数人来讲,疾病是再所难免的。健康保险可以补偿因此带来的负担。
2.对企业和单位:商业健康保险已经日益成为企业员工福利体系的一部分,不失为一种激励机制。
3.对国家和社会:会为国民的健康做出贡献
国内的形势:商业健康保险在国内还是大部分和寿险混合经营,在国外健康保险和寿险是单独经营的。目前国内已经有四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分别为: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公司,平安健康,瑞福德和昆仑健康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单独经营是发展趋势。
与社会需求相比,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仍显不足。最新数据显示,商业健康保险在总保费中占比仅6.22%,在人身险保险保费中的占比仅有9.38%,远低于发达国家30%左右的比例。从保险行业自身看,尽管市面上的健康保险产品数量早就超过了3位数,但产品类型也仅限于医疗费用报销型、重大疾病型等少数几种。保险公司几乎都挤在现有市场空间,还没有找到拓展新市场的利器,产品过于单一。这种靠“小马”拉“大车”的窘境,抑制了健康保险需求的进一步释放。
国家提出丰富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为商业健康保险进入全民健康体系注入了新的政策能量,为商业健康保险下一步发展指明了路径,那就是着眼于普通百姓市场,在与基本医疗保险的“衔接”上做好创新文章。
尽管健康险行业增长态势喜人,但国内4家专业健康险公司的总体增速却有所下滑,经营状况并没有出现明显好转。由于2013年上半年保监会统计口径的变化,健康险公司的万能险等业务不被计入保费收入。截至2013年上半年,国内4家健康险公司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4.8亿元,同比下降2.1%,这一数字远低于健康险行业的平均增速。同时,国内4家健康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在健康险保费总收入中的占比也较2012年底下降0.3个百分点至9.3%。
从更深层次来看,在全国范围内获取大病保险资质的过程中,由于专业健康险公司的网点数量不及综合寿险公司,并不占优势,也造成了市场份额被挤压,所以专业健康险公司市场份额的下降更多是由于其经营策略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核心竞争优势不足。但是,专业化经营是健康险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健康服务产业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具有服务特色和经营优势的公司将有望在健康保险行业获得竞争优势,并有望挑战现有保险的竞争格局。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