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太平人寿现在成了人们讨论的主要话题。原因在于太平人寿最近开发的个险渠道新品--“恒赢一号”销售战绩惊人,那么--“恒赢一号”是什么产品呢,销售战绩到底有多惊人呢?它的优势在哪里?
一天卖了42.7亿!
太平人寿个险渠道新品——“恒赢一号”9月9日的销售战绩又一次让同行伙伴们惊呆了。上次是4月销售的稳赢一号两全保险,两天卖了21亿。
“恒赢一号”两全险(分红型)(下称恒赢)的设计卖点是“双高三金”,即“高现金价值、高贷款比例、特别保险金、递增式生存金及祝寿金”。
不过,这可能不是撬动销售的秘密,一位接近太平人寿的保险公司高管比喻说,这是类似于“吐血分红”的短期行为,返利给业务员和客户,如三年期交500万的客户可获得一辆甲壳虫汽车,趸交的话佣金加倍。
但也有寿险高管认为,这是可以“叫板”银行理财产品的典范,如果不出现产品设计瑕疵,且避免资产负债错配风险,也是一种很好的销售模式尝试。
“可怕”的太平速度
“银行的人跟着我们一起加班,从9月8日晚上一直干到9日24点。40亿的趸交额度一天就卖完了。”9月10日,太平人寿销售人员郭凯平告诉经济观察报。他透露,太平人寿又拓展了产品缴费期限,还可以卖3年、5年期的产品。
而一位太平人寿产品部相关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太平人寿恒赢产品自2013年9月9日正式销售,截止目前累计实现预收规模保费40余亿。产品至今仍在销售状态,没有停售计划。
据郭凯平介绍,“恒赢”产品打破了传统保险理财产品“存进去就动不了、本金拿不出来、短期内退保有大损失”等模式限制;而且还增加了金账户——可选择把每年领取的生存金存放在金账户里,仍享受公司的投资收益(平均年化5.0%以上),而且是活期账户,随时支取;实现三重分红——本金分红,生存金分红和金账户分红。
不过,郭凯平解释5.0%并非承诺收益,而是太平人寿历年固定投资收益的测算值。
太平人寿的官方销售噱头是“恒赢”产品的“双高”(现金价值高、贷款比例高)特点。以期交方式为例,在保单交费期满时,“恒赢”的保单现金价值已与客户所交保费基本持平,甚至可能更高。另外,一般保险产品的保单贷款最高额度为现金价值净额的90%,而“恒赢”将此比例提升至了95%。此外,在保单犹豫期后,客户可办理保单贷款,而市场上很多保险产品通常都要求交费满两年后才能办理保单贷款。
郭凯平没有掩饰自己的疲倦,他说“9日那天把我们都累坏了,公司也表示先放两天假;尽管达到40亿的预售目标,但该产品并没有停售。”
太平人寿如此销售成绩让很多保险同行羡艳不已。
“这是不亚于银保渠道的节奏啊,太猛了。然而最大的亮点并非产品本身,而是销售奖励政策。”9月10日,一位关注太平人寿运营的寿险资深人士章海峰说。他注意到,恒赢一号的分红并不高,但附加了一个将生存金转至万能险的账户,而万能险收益可以做一个能到5%的虚拟演示。
一位了解太平人寿销售的同行说,太平人寿为了现金流和市场份额,这次也是豁出去了——如果客户三年期交500万,可获一辆甲壳虫汽车,趸交的佣金加倍。
一位人保寿险公司人士却认为奖励一辆汽车并不算什么。他举例说,三年期交500万,按照惯例,佣金高者能获首年期交保费的15%,由其拿出25万返给客户并不足为奇。“同行又不是没有干过类似的事情。”
不过,太平人寿产品部的人士就此回复称,恒赢的销售政策与公司其它产品基本相同。“如此表现还是很难得,而且是期交,本来能做到数十亿级体量保费的公司还轮不到太平人寿,只有诸如中国人寿、中国平安(601318,股吧)等公司才能做到;但从近几次的产品销售来看,太平的确有能力与基础。”上述人保寿险人士说。
贴费的秘密速度的代价是费用
章海峰说,除了太平人寿,没有哪家公司敢那样做,除非可以杜绝风险。因为,最终费用会吞噬公司的利润。“恒赢的费用比之前的稳赢一号还要高,诸如佣金双倍,还给额外的补贴,具体的费用估计最后要由公司总部来补贴。”
事实上,2013年是寿险业一个极为敏感的年份,未来新业务增长、满期给付、退保和费用超支将给现金流带来较大压力。保监会内部数据显示,上半年寿险公司退保910亿,同比增长五成以上。近10个省市发生群体性退保事件,部分公司费用超支情况严重,个别公司费用超支率高达6倍。
不过,年报数据并未体现出太平人寿的费用在大幅攀升。太平控股年报显示,2012年,太平寿险业务佣金支出净额39.4亿,较2011年的34.5亿增幅11.6%;太平财险业务佣金支出净额3.3亿港元,较2011年增加1.5倍,费用率为50.9%,较2011年的46.7%增加4.2个百分点。
其实,在特殊时期,不难想象太平人寿对资产规模扩张的需求有多强烈。上述人保寿险人士说,当年的中国平安、中国人保等上市前都需要把规模做得很高;而且拉上来的都是期缴业务,内含价值很高。
在这位人保寿险人士看来,恒赢对太平人寿前后台配合的要求特别高,意味着产品设计不能出现问题、市场营销策划要高度配合和资产负债不错配;而且其将费率改革后的政策用到极致,尽管依然还是按照2.5%的定价利率,但好处在于让消费者以为价格便宜了。“不管怎样,如果是短期收益,保险产品无法与其他银行、信托理财产品相比,但可以比复利功能体现出的长期收益。但不应过于宣传产品的现金价值,因为那是精算师的事。”一位寿险公司中层说。
上述寿险中层认为,设计一款产品,到底挣多少和赔多少钱,精算早就算好了,即使贴费,还是很划算。
而此间,摆在中国太平保险集团董事长王滨面前的难题是,如何实现自己在2012年下达的“三年再造”艰巨任务。即中国太平总资产、总收入、净利润三年翻一番,到2014年末实现总资产超4000亿港元、保费收入超千亿港元、净利润近10亿港元。现在,时间过半,目标似乎尚有距离。无怪乎,太平人寿要发力冲资产规模。
王滨曾表示,寿险业从2011年至今,保费增长瓶颈显露, 呈现出L型走势,产品、渠道、商业模式都面临巨大挑战。未来随着政策红利的释放,寿险业将步入U型转型期,谁能在商业模式方面率先创新,谁将胜出。
不过,在有些保险业内人士看来,恒赢的热销更多是营销策划与销售政策刺激的结果,未来或许存在费用侵噬利润之忧;但是“卖疯了”的恒赢似乎也让同行看到保险产品其实可以“叫板”银行、信托等理财产品。
提示:太平人寿开发的个险渠道新品--“恒赢一号在一天卖了42.7亿!并不是一次巧合,它具有“高现金价值、高贷款比例、特别保险金、递增式生存金及祝寿金”的优势,所以也难怪这个产品会这么受消费者们欢迎了。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