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人寿这几家保险巨头1~7月份的保费数据已经揭开了面纱。统计数据显示,四家上市险企总计实现保费收入5113亿元,在产险保费平稳增长的同时,寿险保费增速下行,下半年走势如何?会否出现好转的迹象,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寿险保费增速下行使公司业务转型
针对四家上市公司7月份寿险保费增速下行的态势,分析人士认为,今年以来相对高利率的环境抑制了投资型保险的消费,并且银保渠道的保费增长仍然严重受阻,取消保险公司在银行网点驻点销售的监管政策,对寿险公司银保业务的负面影响在短时间内仍然无法消除。
在寿险保费增速下行,保险业一并存在着代理人增员困难、寿险产品同质化严重等现象,寿险业务要走出低谷尚需时日。但时过一年半,各大保险商已经在积极探索新渠道开拓和业务结构调整,希望在牺牲保费规模的同时能够换取业务价值的正增长。
近年来持续推进业务结构转型的中国人寿,保费在5、6月份出现了回暖,但据瑞士信贷研究报告称,中国人寿上半年全新改版的重大疾病保险拥有较高的业务价值,能够提供较高的毛利,或能帮助中国人寿完成下半年的经营目标。
寿险保费增速下行,产险增速相对平稳
与寿险业务相比,产险保费的增长速度要平稳得多,两家上市保险公司1~7月产险保费的增长速度与去年同期寿险保费增速下行相比差异较大。
寿险保费缓慢回暖
寿险保费5月和6月之所以可以保持持续增长,据业内专家分析,主要是因为半年寿险保费增速下行业绩考核压力驱动业务发展,以及降息使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下降而使得保险产品的吸引力逐步上升。然而,考虑到今年以来保险经营环境无明显改善,寿险公司增员困难以及银保渠道销售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仍将制约寿险保费收入的增长。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预测,寿险公司7月份单月规模保费(旧准则)同比去年基本持平,逐渐扭转上半年疲弱态势;在个险渠道,预计7月份个险新单保费增速首次转正,延续6月较好增长态势,主要受益于低基数效应,而银保新单则继续同比大幅下降40%,延续疲弱态势。
产险保费增速放慢
与寿险的缓慢回暖相比,上半年财产险的销售则继续保持了之前较快的增长态势,实现了2699.5亿元保费,同比增长13.5%。上半年平安产险的保费为487.5亿元,同比增长19.7%,太保产险的保费为352亿元,同比增长9.3%。从6月份单月数据来看,平安产险的保费为85.7亿元,同比增长21.7%,太保产险的保费为62亿元,同比增长14.8%。
由于占产险保费约80%份额的车险的黄金期已逝,再加上目前各地汽车限购政策压制了汽车的销售,进一步造成了车险保费增速的回落,所以较过去3年年均25%以上的保费增速相比,上半年财产险保费整体增速有一定程度的放慢。
保费: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除了保费这一绝对数值显现出的事实,保费结构也以相对数值提供了一些有关上半年保险业经营情况的信息。今年上半年,保险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人身险新单业务中期缴占比29.7%,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新单期缴业务中,5年期以上业务占比78.4%,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责任保险、农业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业务快速发展,占财产险业务比重达12.8%。并且保险业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保险公司总资产6.7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3.3%;净资产6746.6亿元,较年初增长21.2%,保险公司资本实力得到提升。此外,保险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行业整体偿付能力保持稳定,偿付能力达标公司占公司总数的94.6%,资产总量占行业资产总量的98.2%。
投资:短期谨慎长期积极
保险公司的投资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的资产情况,以及部分保险产品的销售。尽管6月份保险行业的保费总收入只有1454亿元,但当月银行存款却增加了2682亿元。
寿险保费增速下行相比银行存款增加,保险公司的投资仓位却开始减少,截至6月底保险公司投资总资产为39226亿元,6月份单月投资的资金额减少了293亿元。此外,6月份单月银行存款增额2682亿元,远高于保险业6月份单月全部保费收入1454亿元,而6月份单月的投资额却减少了292亿元。这些都反映出保险公司对目前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的谨慎态度。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