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将至,保险人才流动频繁。很多保险公司进入年度业务收官冲刺阶段,很多保险公司都在筹备招聘人才计划。
今年以来,保险行业业绩下滑严重,很多保险公司发生亏损,整个行业陷入低谷期,但各路资本却纷纷逆市而上,相继成立新的保险公司。
9月21日,吉祥人寿在长沙举行了热闹的开业仪式;9月18日,复星保德信保险公司获得保监会开业批复;8月28日,弘康人寿在北京开业;7月19日,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在已经获得保监会开业批复的筹建名单上,我们还可以看到有北京的华诚人寿、长春的建鑫安汽车保险公司、深圳的前海人寿、济南的中德合资保险公司、南昌的安康人寿、南宁的北湾财险等等。
如果时间再往前追溯,2011年,保险市场上多了6位新成员,分别为华汇人寿、华泰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江苏的利安人寿、众诚汽车保险有限公司、信利保险公司、银泰财产保险公司。
尽管这样的扩容还不足以让市场震惊,但事实上除了已经获得保监会批复的公司,还有众多待筹的保险公司在排队,包括东海航运保险、西部财险、三峡人寿、君泰财险、广商财险、中路交通财险、童缘少儿人寿、 天伦人寿、 恒邦财险、国联人寿、神州汽车保险、中韩人寿、金色人寿等等。
保险招聘 年底保险人才流动频繁年底,保险公司进入年度业务收官冲刺阶段,各保险公司纷纷拿出各种人才招聘“计划”,行业“跳蚤族”也开始跃跃欲试,进入一年当中的“活跃期”。
“我打算跳槽了,现在手上已经有三家保险公司的offer,不过,我还要考虑一下究竟去哪一家。”某外资保险分公司的渠道经理表示,“事实上,我们公司有不少同事最近已经过去了,目的就是为了拿"财补"”。
事实上,随着年终冲刺阶段的到来,以及一些保险公司营销基本法逐步颁布,一些营销团队主管会在综合考虑“基本法”和“财补”的前提下另谋“东家”,这更加加剧了保险公司人才缺口的扩大。由此,保险公司的高管层也开始忙着给基层营销主管加薪,以求稳定队伍,同时,更“挖空心思”,开出各种奖励措施以招聘增员。
“一定要把队伍做上去,扩大队伍是保险营销工作核心中的核心。”一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表示:“我们招聘的基层业务主管,只要你能带四个业务员过来,底薪6000元起,基本没有业务指标,或者说这个业务指标达成没有什么难度。”
“我们属于中小规模的保险公司,策略就是挖一个主管,然后主管带团队过来。过来的团队按照人数给予一定的现金奖励。”另一保险公司人力资源部透露,特别是急需要搭建代理人框架的公司,会直接挖成熟的主管,然后带来成熟的团队,团队每过来一个人,就会给主管500元钱。
事实上,现阶段已经到了保险公司年度收官冲刺阶段,各保险公司纷纷拿出各种招聘人才 “计划”,行业“跳蚤族”也开始跃跃欲试,进入一年当中的“活跃期”。
“像我们招聘的基层业务主管,只要你能带四个业务员过来,底薪6000元起,基本上没有业务指标或者说这个业务指标达成没有什么难度。”一位上市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部门总经理在和记者交流时表示。
另一位上市寿险公司上海分公司部门负责人在与 《毎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时表示,“我们有一个支公司总经理就是带团队过来的,现在在分公司系统内业务做得很好,总经理给他们的费用也是最多的,而且费用都是给支公司总经理,这个费用在团队内怎么分配,由他做主。”
事实上,随着年终冲刺阶段的到来,一些保险公司营销基本法逐步颁布,一些营销团队主管会在综合考虑“基本法”和 “财补”的前提下另谋“东家”。而一些主管营销队伍的高管层也在近日忙着和基层营销主管们“把酒言欢,沟通感情”,以求稳定队伍,为业务开展打好感情牌。
“一定要把队伍做上去,扩大队伍是保险营销工作核心中的核心。”在某大型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高峰会间隙,该分公司总经理对记者表示。
据普华永道此前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人才短缺”、“销售团队流动率”成为中小保险公司担忧的几个主要问题之一。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保险高管们,已经开始尝试走保险营销的“第三条”道路。据记者了解,国内不少知名风投已经与保险业资深经理人出资组建中介机构,以求在保险业渠道变革的大环境下分得一杯“羹”。据了解,仅今年9月,就有超过30家保险中介机构从保监会拿到了批复文件。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