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上旬举办的2015北京国际商务及会奖旅游展览会与往届不同的是,新增了金融保险服务展区,期间还举办了以“旅保合作、守护权益”为主题的旅游保险发展论坛。
参展保险企业、旅游管理及服务机构等,就旅游保险深度合作、旅游保险新产品研发和推介等话题,进行了交流。旅保合作成大势所趋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对于保险行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旅游发展的新变化,带来了新的风险控制和强化管理的需求。
对此,中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小微客户业务部总经理李超说,近年来,保险公司投入很大精力发展旅游保险,目前已构建了较为全面的旅游保险产品体系,包括人身险、责任险、财产险等各类产品,基本覆盖了旅游相关各个方面。但相比以车险为代表的其他保险领域而言,旅游保险的客户自主购买比例仍然较低。
保险公司的个人客户非常多,公司就有上百万的个人客户,但是这些个人客户资源还没有和旅游行业做进一步的资源整合。
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高端旅游发展处处长任江浩说,如何满足定制游客、银发游客、儿童游客等的特殊需求并给予保障,旅游企业如何规避意外风险等,都是行业面对的迫切问题。现在,保险公司需要更多的旅游方面的数据,旅游公司需要更多了解保险的业务规则。
旅游保险的深入融合,是旅游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内的旅游保险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旅游行业和保险行业加强合作,深入挖掘市场,建立行业标准,比如分地区、分人群、分活动,开发旅游保险产品;建立旅游与保险业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加强两个行业间的数据共享;加强联合宣传,包括理念推介、品牌推介和服务推介;旅游业内应加强对保险知识的培训等。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敏说,保险行业可以与旅游市场在这些方面展开合作:第一,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充分利用互联网基础,搭建保险业与旅游业的咨询信息交互平台,推动旅行社和保险公司进行相关数据的交流,了解旅客的需求,分析风险,在此基础上鼓励保险机构开展适合游客需求的旅游保险产品。
第二,加强合作培训,利用各种渠道强化游客的保险意识,开展面对旅行社的风险管理和资质培训,面对导游的保险核保理赔基础性的培训等。数据共享是共同需求不管是旅游行业还是保险行业,面对的都是终端的个人用户,客户群有很大的重合性。
实现两个行业用户信息和数据的共享,需要社团、行业协会来一起推动。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副秘书长严晗说,从2014年开始,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与法国的有关机构推出中国旅游的相关报告,这些报告特别关注于消费,今年还特别增加了保险内容。根据2015年报告,中国出境游客对购买保险产品的认知度是相当高的,达到88.9%的比例。其中,72%的客人主动购买保险,40%的人是必须在办理签证的时候购买的保险,另外是旅行社和旅行网站统一购买和赠送的保险,还有就是在租车或者是参加活动时候购买的保险。
目前在旅保合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主要都是出在后期理赔上。
不管是旅游企业还是游客,现在的期望主要是保险公司在资源调动时更快、更迅速、更直接。一般来说,在保险的购买和保险的处置上都没有问题,不管是入境游还是出境游。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副总经理赵晖介绍说,从中青旅2012年至2014年售卖保险的情况来看,当旅行社的经营规模扩大时,相应地保险售卖的金额也会同样增长。其实旅行社行业特别重视保险,都是很认真、很负责任地给每一位游客上保险。旅游行业和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都以百万计,这两个群体掌握的信息如果能够共享,信息将会更有效。
李超介绍说,比如许多游客反映的小孩、老年人的旅游保险产品较少甚至没有的问题,险种开发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数据不够。年龄不是主要问题。如果保险公司知道某个年龄段有多少人会去旅游、出险率是多少,就完全可以开发出相应的产品。但如果没有数据,就没办法开发产品,也不知道这样的产品售价多少合理。对于保险公司来讲,这个群体非常小,风险又难以控制。现在已经开发出一些超出原有保险年龄限制的产品,希望游客能多去购买,也让我们能够积累相关数据。据了解,如何面对高风险人群,在保险行业是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除了高龄、高危人士之外,残障人士的保险、针对志愿者的保险等,都是保险行业一直探索的领域。这些工作一样面临着数据缺乏、平台分级、再保险等问题。
产品需要更具针对性李超说,现在旅游与保险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大多数是缺乏沟通造成的。实际上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致力于保险和旅游产业的结合,也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除了国家旅游局要求旅行社必须购买的旅行社责任险之外,个人购买保险的数量还是比较少的。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比较复杂。
保险公司有非常多的旅游保险产品,比如在人身保险方面,有人身伤害的保障,包括交通工具以及自己去驾驶交通工具遭受的意外;责任险也开发了很多产品,像个人责任、家庭责任,甚至包括宠物类的责任都有;而财险方面,在旅游期间的家庭财产的保障,甚至包括现在的比较火的航班延误险等。现在保险公司提供的产品,已经基本覆盖了旅行中各个方面的风险,但是为什么卖得并不火,我们也在不断思索这个问题。李超分析说,问题可能出在产品上,保险公司对于客户的细分不够。也就是说,保险公司没有为一些专门的旅游计划或旅游人群制定非常特定的产品,所以客户的购买意愿就不强。现在出现的一些新的旅游方式,比如自助游、户外游等,所需要的保险产品恰恰不是标准化产品能覆盖的,这是保险行业面临的比较大的问题。标准化的旅游保险产品已经不能满足自助游、户外游等新兴旅游方式,保险公司要想在旅游保险市场取得突破,就需要将原有的旅游保险产品打散,实现碎片化,建立一个产品工厂。
保险公司根据旅行社和游客的需求从产品工厂中挑选产品进行组合,旅行社和游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组合定制适合自己的产品。业内人士分析,风险无处不在,但风险可以被管理。在进一步普及保险意识的过程中,需要旅游行业、保险行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建立跨行业的交流平台。
只有这样,游客才会比较容易地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旅游保险产品。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