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车祸背后的2590万巨额保单:每一起杀人骗保案件,都让人触目惊心!
近日,《今日说法》播出的系列节目《环岛离心力》受到了广泛关注。
2018年1月,辽宁锦州的男子周某驾车带妻子回家,不料在公路转盘处发生车祸,妻子当场死亡,周某也身受重伤。警方本以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交通事故,但随着调查的深入,一起有预谋的杀人骗保案渐渐浮出水面——男子制造车祸,杀妻骗保,总计保费达2590多万元。
近年来,我国保险行业发展快速,保险深度和密度持续增长,行业保费及保险理赔规模不断壮大。然而,骗保案件也时有发生。不法分子制造机会、钻空子,甚至杀害至亲,只为获得更多保险赔偿。
骗保为什么屡屡发生?害群之马该如何根治?
文丨崔赫翾 瞭望智库观察员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杀人骗保骇人听闻
在《环岛离心力》那场案件中,周某车祸后被送往医院治疗,法医对周某的妻子阎某进行了尸检,并发现了一些疑点。在如此严重的撞击下,死者阎某的双臂却没有任何骨损伤;此外,阎某的胃容物中还检测出两种精神类药物成分。案件疑窦丛生,警方无法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出人意料的是,阎某家属在整理其遗物时,发现了大量巨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单,单子装满了一个20寸的行李箱,总计保费高达2590万元,并且丈夫周某与妻子互为受益人。
我国保险行业发展快速,保险深度和密度持续增长,行业保费及保险理赔规模进一步壮大,骗保案件也时有发生。图|视觉中国
巨额保单、疑点的重重证词,一切都指向了周某杀妻骗保的事实。
其实,这并不是周某第一次试图谋害妻子。早在死亡事故发生的一年前,周某就曾经以撞电线杆的方式杀害妻子未遂(阎某在药物作用下昏迷)。
类似的惨剧还时有发生。
2020年9月28日凌晨4时,海口警方接到一通报警电话,报案人称自己的儿子失足坠海,下落不明。警方现场查看发现,事发地水位较深,且由于轮渡通行,水下暗流涌动。更让人着急的是,失踪人员有智障,求生能力较弱。
然而,与搜救人员的急迫相比,报案人也就是失踪人员的父亲杨某发却异常冷静、不慌不忙。后来,警方查明,杨某发是为了骗取保险金,故意将儿子杨某科推入海中致死。儿子被推下海的那一刻,杨某发立即转身,向大海的方向看了一眼就头也不回地走远了。
据悉,杨某发曾为儿子购买多份保险,保额达百万元,甚至作案途中还在买保险。被抓时,杨某发仍对保险理赔念念不忘:“我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我买了保险,也应该给我。”
四川自贡的宋某,幼年失去父母、中年又丧夫,一个人靠拾荒为生,拉扯两个儿子长大。等到两个儿子工作、成家立业,她又继续照顾大儿子的孩子,还出钱帮小儿子在家乡买房。小儿子每次节假日从广州回家,都会在妈妈房间摆一张小床,晚上陪妈妈说说话。在旁人眼里,这是母慈子孝的一家。
2018年3月,小儿子再次回到老家,将裸露电线缠绕在母亲左手大拇指和右手食指上,他骗妈妈说“这是按摩器”。母亲感受小儿子的孝顺心意,可是等电源接通的那一刹那,她一定充满了不解。
触电后,母亲不住地呻吟。为了不让她发出声响,小儿子举起家中的板凳,向母亲的头面部砸去。母亲没有呼救,只是盯着小儿子,不停喊“幺儿、幺儿……”,不久,宋某因电击致不可逆脑损害,伴呼吸系统损害致进行性呼吸衰竭死亡。
此时,距小儿子给妈妈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仅仅过去三个月。
审讯时,小儿子交代,杀害母亲的原因只是为了40万元赔偿金。他和妻子在广州看中了一套房子,要100多万。“把妈妈帮买的那套自贡的房子卖掉之后,也还差不少。再给妈妈买了一份保险,如果加上保险额的40万,那就够了……”
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骇人听闻的杀人骗保案件从影视剧的虚构情节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恶性案件引发全社会讨论与关注,也不禁让人发出疑问:骗保为什么屡屡发生?
2
钻了什么空子?
骗保案件的发生有诸多原因。
一是巨大利益驱使和法律意识薄弱。
在2018年10月的泰国普吉岛“杀妻骗保”案中, 3000万“受益金”的诱惑起了很大作用。如果这个“激励作用”缺失,也许受害者的人生就不会是如此结局。《环岛离心力》中,承受着高额保费和股票亏空的周某,面对2590万元的赔偿金,鬼迷心窍两次杀妻,最终酿成惨剧。
而且,由于保险合同较晦涩难懂,很多骗保者不会主动通读保险合同,不会特别留意合同列明的免责条款,更不要提去了解保险法。
实际上,保险法早有明确规定,对于杀人骗保情形,保险公司不会赔偿。这也就是说,骗保案例中保险合同列明的保险受益人,保险公司不会对其进行赔偿。
【注:保险法第四十三条,投保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投保人已交足二年以上保险费的,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向其他权利人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的,或者故意杀害被保险人未遂的,该受益人丧失受益权。】
2013年,宁波小伙王某自称剁骨头时左手中指和食指被斧头不小心剁去,构成伤残等级,故向保险公司进行索赔。但在理赔过程中,保险公司发现投保人的断指原因、过程、创口情况及事后的救治等方面存在诸多疑点,极有可能在骗保。
后经查实,王某在宁波10家保险机构陆续购买10多份低保费高保额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额达260多万。“为了断自己的后路,在剁掉自己的两个手指后,他还把手指扔到马桶里冲走了。”经办此案的民警说,为了骗保,王某的决绝让人不可思议。
根据保险法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二是保险业激烈竞争,带来漏洞。
保险业竞争激烈,重规模、轻效益的理念进一步加剧恶性竞争。为了争取市场份额,一些保险公司甚至放宽理赔政策、加快赔付速度,减少对投保人的调查,使得保险欺诈的犯罪成本变得更低。
此外,保险代理人制度也存在一定问题。
骗保的直接受害者似乎只有保险公司,但从长远来看其危害远不止于此。图|视觉中国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代理法人机构1776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3.2万家、网点22万个,个人保险代理人900万人,保险中介机构从业人员300万人。另据波士顿咨询公司公布的调研报告,中国保险行业营销员总流失率每年高于50%,第一年流失率最高,达到70%以上。
如此高的流动性,保险行业的专业素质自然难得保障。
很多公司注重出单量,开单成为压在保险代理人身上的一座大山,甚至会出现“自杀保单”。这使得部分代理人过分注重销售话术的学习,忽视对保险知识、保险条款、保险产品的系统性了解,导致误导性销售频发。
【注:“自杀保单”就是自保件,部分保险公司员工为了完成相应保单任务,会选择自购保险充当业绩,并因此获得奖励、佣金或保住工作。】
当然,客观上来说保险行业是一个专门经营风险的行业,保险市场本来就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
对于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而言,他们的信息优势主要是:投保的真正目的、对保险人身体状况的了解程度以及保险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情况等等。对于保险公司来讲,他们的信息优势是:对于保险产品深刻的理解、合同条款的具体信息、保险监管的细则、保险理赔的流程以及对于保险科技的应用等等。
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保险市场上,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的信息差会加剧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这也从侧面增加了保险欺诈的风险。
三是监管缺位。
目前,我国保险行业的监管机构——银保监会启动了一系列反保险欺诈措施,如联合公安部门等机构组建反保险欺诈“行动队”。但是,我国人口密度大,保险市场规模大、增速快,又没有专门负责保险反欺诈的监管部门,仅靠银保监会来系统管理整个保险行业,监管任务过于繁重。
据统计,最近两年,我国保险业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欺诈线索28005条,公安机关立案千余起,涉案金额近6亿元。2020年前11个月,我国保险行业赔付支出增速比保费收入增速还要高。
1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