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十大谎言?它们到底错在哪里?正确的说法和结论应该是什么?今天老师帮你出一份保险避坑指南。
3. 小公司不靠谱,买的便宜用的不便宜,万一倒闭了,钱和保障都没有了;5. 买保险,只买百万医疗就好了,其他的又贵又没用;6. 买保险,只买保障性的带分红带收益的保险坚决不买;
不管是生病还是事故,是长期教育还是养老,每一个风险里面都出现了商业保险的声音,其实商业保险对于解决这些问题都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举一个例子,一个叔叔60岁做了肝癌切除术,那么他曾经在10年前在他50岁的时候买过一个保险,然后年缴保费是2200块,缴费期限20年,他已经缴了10年了,合计22000元。而增额分红后,基础保额是3.5万。就是说这份保单是有分红的,但是这个分红并不是给现金,而是加在保额上。所以经过10年时间的累积,它的保额已经到了3.9万。
并不是保险都是骗人和没用的,往往是因为没有正确地购买和使用。
第一,正确识别风险,就是要清楚你买保险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在百万医疗还不是特别普及的时候,选择用重疾险来覆盖生病之后的大病的治疗费用,险种选择也还算恰当。
第三,买够保额。定期做保单体检,定期去看看买的保险够不够覆盖,能不能完全的转嫁风险,提前后来发现不够再补充。
大公司的产品到底能不能选,要不要买这么贵的产品,其实大家要辩证的来思考。
公司规模大,服务好,理赔快。大公司成立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经历过风雨后仍然很好的活下来,这是它一个持续的经营能力的证明。
而如果你看重这种经营能力,那么你就要接受他曾经犯的历史错误,你就要为他现在这种庞大的规模而买单。
如果你对这个价格并不是特别敏感,能够承担得起,你就大可以去放心地买大公司的产品,不用担心别人说你买的贵,买的性价比不高、买亏等等,你知道自己的钱花在哪里了。
第三个问题,小公司的安全性没有保障?这种认知也带着偏见。
第一是保险公司的设立条件,其实是非常严格的,它也是很有资金实力的。第二,股东他要信誉良好,不能有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否则就是有污点的人是不能来入股保险公司的。
所以大公司小公司其实是一样安全的,除非你自己特别有偏爱,我就是要买贵的,观念里认为贵的就好。但是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理性来分析的话,保险公司的大小不应该成为你购买保险产品的一个衡量因素。
以上海市为例,根据医院的等级报销50%~60%,我们最常去的三甲医院那就是个人支付50%,然后那个呃社保负担50%,住院和急诊留观1500元的起付线,超过1500元的社保报销85%。
除此之外,因为第三方责任就医最常见的交通事故,还有就是你跟别人打架被别人打伤了,这种情况或者因工伤就医这个是不走医保的。
已经纳入社保的昂贵药品,比方说癌症的靶向药、免疫药、昂贵的抗生素,纳入医保是有条件的,可能他已经纳入医保了,但是仍然有无法通过医保报销的情况。
而商业医疗险是社保的一个非常有利的补充,甚至它是必须有的一个东西。
第五个问题,买保险只买百万医疗就好了,其它的又贵又没用?
确实百万医疗很便宜,作用很大,我每次去跟客户推荐的时候,我也一定会先问客户,你们家庭有没有配备医疗险,没有的话我们先谈医疗险,确实是这样的,其他的又贵又没用,其他的确实贵,但是真的没用吗?
寿险是什么?它是以生命终止或者全残作为赔付条件的,它解决的是家庭经济支柱倒下之后家人的生活支出、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然后房车贷的负债这些问题。所以这个问题能通过医疗险来解决吗?
不能。医疗险是报销型的,花多少药费报多少,但是其他的就没有了,如果家庭经济支出倒下来之后,房贷车贷谁来还?小孩子谁来养老,人谁来养,就需要寿险来解决。
现在有了医疗险之后,它主要的作用是弥补收入损失,提升医疗质量,补充一些康复费用,护理费用等等,这个也是医疗险解决不了的。生病了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收入下降了,医疗险也不报的。
买保险就像买鞋子,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没有说哪家公司哪个产品是最好的,适合所有人。所以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具体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不能承受的家庭风险或者个人风险到底是什么,风险必须把它转嫁出去。
第二我们要看明确自己的预算,我到底能拿多少钱出来买保险。
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实际判断,最终做出理性的选择。
以上是本期主题的前5个问题解析,下期为大家带来《破解保险的十大谎言》(下),敬请关注。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