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员工产假期间除了享受假期外,还会享受生育保险中的生育津贴,而提到生育津贴就不可避免的提到产假工资,这两者二者是不可同时领取且就高领取的。
生育津贴=用人单位月缴费平均工资/30天x产假天数。
在产假期间有生育津贴有两种发放方式:
①产假期间按照员工正常工资发放,生育津贴报销后再冲抵公司支出
②产假期间,不发放员工工资,员工报销生育津贴后直接领取生育津贴,期间的五险一金继续缴纳
这时候作为HR问题就来了:哪种生育津贴的发放更省税?用哪种方式处理更恰当呢?
接下来我们一一分析这两种方法:
1、第一种方式:正常发放工资,员工需要纳税,如果津贴比工资高,补差额的部分不用交税,但补的是税前公司的差额。
利:这种方式员工在产假期间更有保障,毕竟产假期间的花销还是很大的。
实操建议:按照部分工资发方法,按五险一金个人承担部分+3500给员工发放工资,不交税,后期再补发给员工。
2、第二种方式:生育津贴免税,在发放津贴时扣除产假期间的个人五险一金部分。
利:第二种方式免税,员工拿到手的工资会更多。
工资低的以上两种方式皆可,工资高的影响更大。具体使用哪种方式还需要HR根据公司具体状况协商哦~
其实这种避税的玩法在《避税》这本书里有详细解释,书中作者还列举了上百个合理避税案例,我这里摘录几个避税小知识:
避税一,为什么很多老板的豪车只开了几千公里都卖了呢?难道是有钱任性?
其实并非如此,越是有钱人,对钱越敏感,有钱人喜欢买豪车,而且卖掉一台又买一台,只是为了避税!企业购车后,车辆属于固定资产,每年财务就可以计提折旧,折旧属于费用,又可以抵冲利润,这样企业缴纳的所得税金额就少了,而且车辆的增值税又可以抵扣公司所需要缴纳的增值税。
就拿劳斯莱斯库里南来说,700万落地的车,可以抵扣13%的增值税,也就是91万,另外,这700万还可以一次性扣除25%的企业所得税,也就是175万,光这两项加起来就接近270万,其实抵扣以后实际成本在四百多万,而且车辆的日常的使用、维护费用和保险都可以列为企业的材质进行里程利润,所以在使用两到三年后卖掉车,这辆车的折旧金额比它在财务操作上省的钱来得更少。
避税二,五种业务如何合理避税?合同是一切业务的开始,税是业务结束之后,要想节税一定要从合同开始。这几种业务签订服务合同,可以有效地节约税款。
1、出租汽车13%的税率,配备一个司机只需交纳9%的税。
2、建筑施工设备出租13%的税率,配操作员可以按照建筑服务缴纳9%的税。
3、仓储租赁9%的税,配备管理员就变成了仓储服务,按6%交税,当然也可以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也就是3%来交税。
4、会议场地租赁按9%交税,如果配备服务人员就可以按6%交税。
5、运输货物9%的税率,如果配备安全押运员就变成代理运输服务,按6%交税。
避税三,老王是全村人的希望,他开的公司赚到了300万,财务说要交20%的税,老王立马叫来10个乡亲父老,说他们被辞退了,每人赔偿10万,这些乡亲乐呵呵地领钱回家了,但公司这样,300万的利润硬是被辞退员工给分了,相应的那300来万交完税后只能拿到手162万,而且辞退员工办离职补偿金,只要不高于当地年平均工资的三倍,员工那时候不用交税的,300万的利润就分完了,而且我听说被辞退的那都是他的乡亲父老,这些赔偿至于怎么处理就不清楚了。很多企业老板对财务不重视,觉得只要赚到钱就可以了,却不知道合理避税的重要性,真正懂财务的老板会发知识节省500万比赚到50万还容易得多,也很多老板也正在为自己的无知,在默默的白交学费。
避税四,公司十周年庆,想组织员工去旅游,但是得缴税,怎么办呢?
公司给员工每人发放5000元经费,按每个人8000元工资来算,每个人要缴个人所得税240元,100名员工就要缴24000元。
聪明的老板用了一个避税绝招:公司以拍摄宣传片为由,百名员工去云南旅游拍广告片,向公司取出10万元,按6%的增值税来算,只需缴税6000元,这样就可以省了18000元给员工享受更多的公司福利,两全其美。
在《避税》一书中这样的合理节税案例比比皆是,书中的例子全是可实操的,例如盛大陈天桥、明星梁咏琪赵薇、海底捞老板张勇等移民新加坡是因为新加坡有规定公民在海外赚到的钱不收所得税,海底捞、阿里、腾讯、京东等注册在开曼群岛的原因是因为那里没有企业所得税等等,几百个正反面的案例把几乎所有的避税方法讲了个透。
在国内运营,在财务专家邱庆剑的《避税》一书中,有对此的深入分析。这本书列举了上百个正反面的真实案例,一经出版便争议不断,因为案例的真实性干扰到了一部分人的神经,但对于普通的财务人员、企业老板和高收入人群来说,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连马云都把这本书带入湖畔大学作为教材。
点击下方链即可下单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