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中都没有办法避免遇到各种意外事故,如果遇到重大事故或者重大病症,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还可以承担,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根本没有办法承担费用,花光所有积蓄的情况不在少数。
所以不少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会选择提前购买保险,让保险来分担自己需要承担的风险。可是有的保险公司投保人一付款,保险公司的态度就“变了”?你有遇到过吗?
之前有机构曾经做过一组调查数据,在受访者之中,有超过70%的人都表示以后会增加在重大疾病保险、医疗保险方面的投资。
央视之前也发布过一组数据,在2021年,国内主要投资的产品排行榜当中,保险已经成为了第一名,比例达到26.50%。以重大疾病险作为例子,有数据显示,在2019年,这个方面的保单数量达到3亿。
而央视方面也有数据显示,购买这种保险的人数突破了1亿,这就足以证明人们对保险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明显,也促进了市场规模变得越来越庞大。2020年,保险行业的保险费收入规模就达到了45257亿元,和2019年相比增加了6.1%。
保险费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就说明购买保险的人变得越来越多了,这是一种比较好的现象,可以证明大家都充分意识到了保险的重要性。但是问题在于,很多投保人在需要用到保险的时候却出现了麻烦。
这些投保人在购买保险的时候都是抱着期待的心理的,在你购买保险之前,业务人员对你的态度真的非常好,但是在你购买之后,态度就发生了转变。
大家在保险理赔的过程当中发现真的非常困难,保险公司总是能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拒绝投保人的要求。有一位姓张的先生在2020年3月到4月的时间内购买了保险公司的四份重大疾病保险,结果在2020年的11月份,他被医院查出了有重大疾病。
但是保险公司却给出了投保人隐瞒病史的理由,坚决不理赔,还想单方面把双方的合同解除。张先生将保险公司告上了法院之后,保险公司才支付了应该支付的理赔金。
在生活当中,这样的例子真的比比皆是,投保人在保险交易的过程当中处于劣势一方,如果出现了保险公司不理赔的情况,只能向法院请求帮助。
保险合同真的比较复杂,如果投保人没有注意的话,很有可能会被保险公司给忽悠了。所以不少人在用了一次保险之后,就不会想着再继续签约了。
保险行业当中比较畸形的现象也遭到了我国知名企业家董明珠的批评,她认为,保险行业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普遍不太好。别人购买保险的时候想办法忽悠对方,但是别人想要理赔的时候却用各种办法阻拦,不给理赔,这种服务态度真的存在问题。
这种言论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大家在购买保险的时候是充满希望的,但是在理赔的过程当中却一直被相关人员泼冷水,明明自己花了钱购买保险,最后却用不了,这让人觉得很是无奈。
也正是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不少人都对保险存在质疑的心理,认为主动推销保险的人全部都是骗子。我国知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也认为,保险行业就是传销机构,靠着骗人来实现利益。
这种言论固然有一些夸张的成分,但是我们也要承认保险公司确实要为这种现象承担主要的责任,不然也不会每年都有那么多的人投诉保险公司了。
中国的保险普及率并没有西方国家高,如果保险行业的服务人员不改进这种不好的工作态度的话,会让人们对保险更加质疑。
据了解,在2020年底,中国购买长期人身险保单的人数有3亿人,被保险人将近6亿,商业人身保险的覆盖率达到了42.7%。也就是说,中国还有很多人并没有购买保险,保险市场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
而人们不去买保险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不少人并没有保险意识,觉得买不买保险关系并不大,能够用到的机会很少。如果出现保险公司不理赔的情况,就等于白花了钱。
其二是不少人并没有多余的钱可以买保险。在2021年上半年,我国平均每个人手中可以支配的收入为17642元,平均算下来每个月也就几千块钱。
靠着这样的收入水平,满足日常生活都是比较困难的,只能顾着眼前的生活,未来是以后的事情,并不能够做出预知,就等以后发生了再做决定。
要知道购买保险的费用比较高,大家当然不希望为保险单承担过高的费用。
保险确实可以在人们遇到事情的时候起到帮助,所以国家也一直在努力让保险的覆盖率扩大。在2021年的相关文件当中,国家也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完善保险制度,让居民都可以充分体会到来自保险的好处。
今日话题保险行业乱象横生,投保人付钱后态度立马转变?郎咸平:这是传销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