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王怡平)8月17日上午10时30分,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民政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戈养年、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单耀峰、省教育厅学生资助中心主任姬建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保障处副处长罗鹏飞出席,解读陕西省《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措施》、介绍相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处长李惠主持。戈养年就全省社会救助工作有关情况,以及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措施》(陕办字〔2021〕32 号)(简称《若干措施》)有关情况作简要介绍。姬建鹏介绍了教育救助方面针对特殊困难学生群体的救助,近年来我省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成效。罗鹏飞介绍了申请保障房相关政策等。
据戈养年介绍,我省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扎实做好遭受疫情、洪涝灾害等影响的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切实做到弱有所扶、难有所帮、困有所助、应助尽助,坚决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33万人,保障特困供养人员12.9万人。今年上半年,全省共实施临时救助34.3万人次、医疗救助90.68万人次,资助困难学生231.1万人次,帮助2702名救助对象实现就业;累计对14.8万户城镇低保等住房困难家庭实施公租房保障,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已脱贫人口、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中被纳入兜底保障对象分别为94.67万人、2.52万人、2.49万人。连续5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城市低保平均保障标准提高到651元/人月,农村低保最低限定保障标准提高到4830元/人年。同时,我们对纳入城乡低保范围的70周岁以上老年人、未成年人和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实施“分类施保”,按照当地低保标准的一定比例增发低保金,不断提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保障水平。
目前全省已有354个乡镇(街道)通过县级政府授权直接开展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审核确认工作,低保边缘家庭审核确认权限已全部下放至乡镇(街道),实现救助更及时、保障更有力、动态管理更高效。全省所有乡镇(街道)均建立临时救助储备金制度,小额和紧急情况临时救助实现乡镇(街道)直接审批,救助时效显著提高。全省所有村(社区)均建立“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服务队”,及时发现并协助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申办各类救助保障服务。开通陕西民政“e救助”微信公众号,鼓励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提倡“掌上办”“码上办”,进一步简化申办程序,缩短办理时限。
据悉,《若干措施》着眼加快构建城乡统筹、资源融合、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努力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的目标,明确了7个方面、26项具体任务,在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上实现了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构建多层次分类救助体系。根据困难群众的困难程度和致困原因,将社会救助划分为低保、特困群体和低保边缘户、支出型困难群体以及其他遭遇突发情形的困难群众三个救助圈,细化了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急难型救助和社会帮扶等具体措施,建立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将有效化解“低保捆绑”所带来的“悬崖效应”,既扩大了救助覆盖面,又突出了重点救助对象,确保真正兜住底、兜牢底。
拓展救助制度覆盖范围。明确了将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员,可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覆盖的未成年人年龄从16周岁延长至18周岁。将专项救助范围从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受灾人员救助,拓展到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和其他救助帮扶等。
优化救助服务流程。明确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将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等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同时,通过简化民主评议程序、推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开通“e救助”掌上办等简化工作流程,方便困难群众及时受助。
创新救助服务方式。明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发展慈善事业、引导社会工作力量参与等方式,为社会救助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提供必要的探视、照料服务,建立“物质+服务”的救助方式。
完善救助工作机制。全面推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科学评估救助需求,合理确定救助方式,让群众少跑路、好办事。同时,推动完善困难群众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机制,协助困难群众申办相应救助保障或提供帮扶服务,进一步夯实了主动发现、主动救助责任。
强化政策保障措施。进一步强化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明确发挥社会救助联席会议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及时研究解决社会救助资源统筹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明确了基层人员、经费配备和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等要求,激励基层干部主动担当作为。
教育救助方面。据姬建鹏介绍,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十三五”以来,我省积极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工作,建立健全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阶段全覆盖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学生资助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认定程序不断规范、救助效果日益显著,资助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2016—2020年以来,累计资助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891.11万人次,发放资助资金179.64亿元。2021年春季,全省资助从学前幼儿到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31.1万人次,资助资金19.03亿元。
申请保障房方面。据罗鹏飞介绍,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特别是重视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十一五”到“十三五”,各项工作在全国居前列。全省住房困难特别是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政策覆盖了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中等偏下家庭、青年教师、外来务工人员、环卫工人、保洁人员等,目前实施精准保障。14.8万户城镇低保家庭实现了应保尽保,让他们实现了安居梦。
编辑:雯雯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